【导与练】(通用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九单元考点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经济改革巩固提升编者选题表考点题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新经济政策2、3、4斯大林模式5、6、7、8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9、10综合11、12一、选择题1.(2014永州一模)读图,下列引言与图片主题相符合的是()A.“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B.“”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与苏维埃政权为敌D.“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解析:A本题综合考查苏俄(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相关知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体现了义务劳动制,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A项与其相符;B项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排除;C项为1929年苏联掀起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排除;D项符合赫鲁晓夫作风急躁,改革具有很大盲目性、不切实际的特点,与题意不符,排除。2.(2014北京检测)美国史学家R.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D.斯大林模式解析:B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部分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目的是恢复发展经济,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实行完全的公有制,故A、D两项错误;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生产企业的私有制,故C项错误。3.(2014河南调研)1922年俄共中央认为:“集体农庄作为农村中最坚固的苏维埃细胞,在走”上总的合作制轨道时可以发挥出积极的、显著的作用。这表明俄共中央希望()A.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B.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C.加强农业在经济中的基础地位D.最大限度推行新经济政策解析:B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是在1929年,“与题干中时间1922”年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集体农庄作为农村中最坚固的苏维埃细胞,在走上总的合作制轨道时可以发挥出积极”“的、显著的作用和时间1922”年,可知当时即使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后,俄共中央仍然强调农业合作社和农业集体组织的重要作用,实际上是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故B项正确;C、D两项不是材料的核心意思,故排除。4.(2014宁德质检)列宁说:“小农只要还是小农,他们就必须有同他们的经济基础即个体小……经济相适应的刺激、动力和动因用这种办法一定能够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实施这种办法后()A.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B.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C.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D.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解析:C解读题干可知,列宁维护小农经济基础,并利用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办法巩固工农联盟,反映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A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错误;1936年,苏联通过宪法,宣布社会主义已基本建成,故D项错误。5.(2015吉林月考)斯大林说:“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材“”料中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A.以农业集体化为前提B.从发展重工业开始C.从发展轻工业开始D.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解析:C“”依据材料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下的工业化道路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从轻工业开始的,故C项正确;A、B两项体现的是斯大林模式,“”不属于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故错误;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6.(2014扬州调研)历史学家尤·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时。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问题。……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与此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当时,苏联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经济文化落后B.付出的代价包括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C.二战后,苏联面临冷战威胁,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戈尔巴乔夫主持的民主化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解析:C从背景来看,当时苏联受到帝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