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五中八年级语文科导学案(总第95课时)主备人张玉琴备课组审核窦玲领导审核授课人班级学生姓名组号课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备注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朗读全文和品读关键语句,感受边塞雪景的壮丽和奇寒。(重)2.理解诗歌的内容。(重)3.初步感受诗歌意境。(难)(二)过程与方法积累名句、背诵诗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通过景物和场境描写所表达出的豪迈之情及与友人的惜别之情。二、新知导读【预习自学】友情链接:了解时代背景唐朝疆域辽阔,国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不少帝王好大喜功,再加上为了维护边界安全,边关战事不断。当时的政府又实行重边功的人才选举政策,从军戍边成为当时知识分子获取功名的重要途径。不少知识分子或从军、或出使边关,因而能够体验边关战争生活。这种争赴边关的社会风气促使边塞诗创作不断发展繁荣。岑参曾两度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判官,在塞外纷飞的大雪中送别归京的友人,写出了著名的七言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解题:本诗在体例上属于“歌行体”,唐诗中以“歌”为篇名的作品很多,比如我们已经学习过《登幽州台歌》。“白雪歌”即白雪之歌,咏雪之意;“送武判官归京”交代了送别的对象,点明了本诗“送别”的主题。2.作者简介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歌流派,一是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二是诗派,以岑参、高适为代表。岑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齐名,并称为“”。3.给下列加字的读音:狐裘()锦衾()掣()瀚()海阑()干冷难着()4.学生反复读诗,读准字音,读出感情。5.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大意。【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说说哪些诗句是写咏雪的,哪些诗句是写送别的?2.诗人写送别写出了对友人怎样的情感?3.哪些诗句表现了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交流展示】1.朗读全诗,说说自己喜欢哪些写景的诗句,说说理由。2.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这句话里哪些词用得好?运用了什么修辞?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风格?三、范例点睛理解诗意,明确主旨:(再次诵读,加以体会)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怎样的联系?四、达标检测(可要细心点儿呀!)1.用原文的语句回答。(1)咏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写送别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写分手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格调高昂,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向远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有相似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这首诗的鉴赏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特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在朋友返京时载歌载物送别的喜悦之情。B.这首诗情景交融,先以雪景衬托送别,后又在送别中描绘雪景。C.“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忽如”一词写出了“胡天”的大雪来得急,也表现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展示了边塞冰雪天地,阴云重重的景象。3.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描绘了哪四幅雪景图。4.品一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的妙处。五、学(教)后反思提示:可任选一个角度反思。1.学习后,你有哪些感受?2.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