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四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命题形式命题特点命题趋势考查形式相对稳定,扩展语句以段落扩充型为主,压缩语段以概括提炼语段信息为主。1.一般为主观表达题。扩展语句主要包括词语连缀型、意境丰富型、续写补写型和话题扩展型等四类;压缩语段主要有新闻类概括、语段主要内容概括、提取关键词、下定义和寓言类压缩等2.扩展语句主要考查想象、联想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压缩语段的语段内容多取自日常生活,涉及国内外重大事件、热门话题,个别试题突出地域特色1.近年来,全国卷对此考点考查较少,个别自主命题省份可能考查该考点2.此考点往往与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以及修辞等考点相联系,进行综合考查1.(2016·浙江卷)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4分)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并提取关键词。首先确定该段材料的主要说明对象,也“”就是第一个关键词引力波,在第一段段末。第二段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第三段是引力波的发现带来的影响。提取后两段的关键词语,“”使之与引力波组合成一个能够概述材“”料主要内容的句子引力波首次发现带来的影响,“”“”“”关键词语就是:首次发现影响。【答案】引力波首次(“”或美国)发现影响(“”或意义)2.(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雾是由贴近地面空气层中大量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出现雾时,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95%,含水量一般为0.1~1克/立方米,形成人们的视觉障碍,一般情况下,水平能见距离低于l千米,而轻雾能见距离在1千米到10千米之间,给人朦胧飘渺的感觉。霾由空气中浓度较大、直径很小的烟、尘等颗粒组成,它们形成悬浮体弥漫于空中。出现霾时,虽然没有沙尘暴、扬沙等恶劣天气现象,但大气混浊,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水平能见距离明显缩短,一般在10千米以下,给人不甚透明的感觉。(1)概括雾和霾的不同点,要求:16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概括雾和霾的相同点,要求:16字以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这是一段说明性文字,首先,提取信息。雾的信息点在第一段,霾的信息点在第二段,分别从组成物、形成条件和能见度等方面描述。概括信息时可以分点甄别比对,寻找异同点。其次,整合信息。组合成句时,要注意字数限制。【答案】(1)雾、霾组成物质与形成条件不同。(2)雾、霾都是悬浮体,都会缩短能见距离。3.(2014·山东卷)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4分)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000万次。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