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单位名称:西安理工大学申请学科名称:水工结构工程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6月9日目录1学科简介....................................................................................11.1本学科点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11.2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介绍.....................................................21.3本学科点的国家需求分析和发展前景..........................................62学术团队....................................................................................62.1本学科点主要学术带头人简介.....................................................62.2本学科点学术梯队情况..................................................................93科学研究....................................................................................93.1本学科点科学研究情况..................................................................93.2本学科点的科学贡献(或社会服务贡献)情况..........................94人才培养..................................................................................114.1本学科点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主要措施和已取第1页共16页得成效124.2本学科点培养博士的规模和优秀博士毕业生简介....................125学术交流..................................................................................136支撑条件..................................................................................146.1本学科点教学科研条件基本情况................................................146.2本学科点相关学科支撑情况简介................................................156.3本学科点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151学科简介1.1本学科点的历史沿革与现状概述西安理工大学水工结构工程学科源于1937年成立的西北工学院水利系,历经西北工学院、西安动力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西北农学院、陕西机械学院,发展成为现在的水工结构工程学科。该学科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经原机械工业部批准获部级重点学科、1998年转为XX省重点学科,1995年获准设立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获准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建设。在老校长、著名水利工程专家田鸿宾教授的带领下,张海东、戴振霖、刘景翼等教授在水工隧洞与地下结构研究领域做出了可圈可点的贡献;知名学者王克成等教授较早开展了拱坝抗震研究;杨菊生、陈才旺等教授在国内较早地应用电算进行了坝体应力分析与体型优化;黄松梅等教授是我国最早应用离心机、光弹试验进行坝体应力试验的学者之一;孙振天、蒋长元、杨全民等教授在国内最早开展沥青混凝土材料性能研究和坝工防渗技术应用研究;张彦法等教授是我国有影响的较早开展坝体温度应力分析的学者之一;谢定义、巫志辉等教授在土石坝与工程抗震、土石坝动力稳定分析、基础液化分析与处理措施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第2页共16页献;在水工泄洪与消能工领域,李建中、闫晋垣、赵修荣等教授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砌石坝建坝技术、黄土地区辐射井研究、水坠筑坝及水力冲填技术、定向爆破筑坝技术等5个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改革开放后学科培养的一批中青年学者秉承老一代的优良学术风格,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已成长为各自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形成了水工隧洞与地下厂房结构、混凝土高坝应力分析与防渗技术、土石坝-1验的方法,对大型水电工程地下洞群(水工隧洞、地下厂房)的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开展了以围岩损伤力学为基础的裂隙化洞室围岩力学机理与变形规律的研究,以仿真试验为基础的洞室围岩喷锚支护加固机理与优化设计研究以及围岩应力场、渗流场和温度场三场耦合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