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行为的研究VIP免费

教学行为的研究_第1页
1/3
教学行为的研究_第2页
2/3
教学行为的研究_第3页
3/3
教学行为的研究张秀丽“课改”的关键是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而关键的关键是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不可能有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所以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善学生学习行为。一、努力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的课,盼着你这个老师来上课,应该成为我们的追求。有人说,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能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激发学习兴趣是教学的第一“公理”,是教学的“不变量”。“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学生“乐学”,才会主动地学。还有,关心学生,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我始终记着当年邵建军校长给我的一句话“因我而爱,因我而学。”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喜欢你上的这门课,喜欢你来上课。二、要明确是谁在学习,数学学习是怎样进行的。我认为,从一个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到一个合格的教师,琢磨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怎样改变知识结构、发展认识能力的十分重要,也就是了解一些认知心理学的知识非常重要。是谁在学习?你的回答肯定的。问题在于,许多时候我们忘记了这一点。把这一点想清楚,很多事就知道该怎么办好。造成教学质量低的原因很多,忘记“是谁在学习”是其中之一。经常想一想“体育老师是怎样上课的”,很有好处。至少我经常这样想。你见过体育老师说“同学们站好,我在跑道上跑五圈给你们看看”吗?没有。而“在跑道上跑五圈”给学生看看的数学教师并不缺少。体育老师很清楚,要让学生锻炼身体,要增强学生的体质。有的老师说:“我都已经讲过n遍了,他们怎么还没有学会?”这正说明,他们要学会不是光靠你讲。下面的一些话我们应该耳熟能详。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是自己的知识是无用的知识。你对数学知识掌握得再好,如果不能成为学生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无用的。带着对数学学习本质的认识来设计你的数学教学。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感悟,是任何其他人都代替不了的。让学习者亲自动手、动口、动脑,亲自去做。“饭要亲自吃,觉要亲自睡”。没有学习者的体验、感悟的概括是无效的概括,这样的教学是无效的教学。数学教学不是“告诉教学”,概念不能靠学生“复制”,概念需要的是理解.一定要让学生参与举例,参与概括,参与定义,参与对原理的解释。只有设法使学生卷入其中,强化亲身体验,启发内心感悟,激发心理共鸣,才能真正转化为认识客观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武器。三、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教与学的问题上,教师永远是外因。我觉得下面的一些教学行为是我们大多数教师需要改善的:抢学生的话头,打断学生的发言,代替学生讲,代替学生写,代替学生想。剥夺学生锻炼的机会。不愿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的观察、思考尚未开始,教师就开始提问,或者自己“分析”起来。学生讲,教师写,当学生的“秘书”。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写。即便暂时不会,写不出来,那就待会写的时候再来写。要多让学生发表意见,在关键点上让学生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多听少讲,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初步了解,到理解,到掌握,到运用,到灵活运用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初学阶段,就要求会做综合性强的题,不妥,也没有必要。许多老师都谈到课时不够的问题,我以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以集合为载体增加了许多东西,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或者解分式不等式,比较复杂的带参数问题的讨论等等,集合成了个“面子”,或者用于说明集合概念、运算的问题背景太复杂。高一初学集合时没这个必要。所以集合部分的教学4个课时是够的。四、必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一个等待他人布置任务才知道有事干的人,不会成为领跑的人;一个人云亦云、不愿意独立思考的人不会成为领跑的人。要让我们的学生将来成为领跑的人,就必须培养他们学会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安排学习生活,而不仅仅是等老师来布置学习任务。要学生自己安排学习生活,我们就应该给学生一些自主安排的时间以及作出必要的指导。比如,能否多安排一些自习课。西北师大第一附属中学学生的特点是:会自己找事干。要逼着学生主动学习。这才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学行为的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