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练1.研究者给家兔注射一种可以特异性破坏胰岛B细胞的药物——链脲佐菌素(STZ)进行血糖调节研究。为了准确判断STZ是否成功破坏胰岛B细胞,应()①在兔饱足状态下②在兔空腹状态下③测定血糖含量④测定尿液是否含糖⑤测定血液胰岛素含量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2.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由a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B.由b造成,引起下丘脑释放②抗利尿激素,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由c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③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D.由d引起,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④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体内产热量增加3.(2019·襄阳五中模拟)现有若干对胰岛素不敏感的高血糖小鼠X。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X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现将小鼠X随机均分成4组,下表表示对4组小鼠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1234处理方法注射胰岛素+-+-注射阿司匹林-++-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血糖浓度)?正常低于正常高于正常注:对胰岛素不敏感是指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表示有添加,“一”表示无添加,胰岛素和阿司匹林均用生理盐水配制而成。A.第4组为对照组,该组实验小鼠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个体B.第1组的实验结果应为高于正常C.控制环境因素,确保小鼠不因为其他因素影响血糖浓度变化D.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每组不能只有一只小鼠4.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仍具有活性,因为其具有高效性B.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体内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加C.在草原上快速奔跑的狼体内,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D.人体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维持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含量的相对稳定5.(2019·贵阳模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某一外界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机理不同B.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C.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并不需要经过内环境D.下丘脑细胞上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6.(2019·重庆质检)恒温动物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随外界温度变化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一个人从30℃室外进入0℃冷库中,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30℃进入0℃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是非条件反射现象B.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觉形成在大脑皮层C.从30℃进入0℃环境,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代谢加快,抗利尿激素也增加D.同30℃的环境相比,人处于0℃的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进行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7.(2018·淄博高三仿真模拟)尿崩症患者的肾脏不能保留水分,临床上表现为排出大量低渗尿液,依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下图表示正常人和尿崩症患者禁水后尿液渗透压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人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Ⅰ表示,起对照作用B.中枢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Ⅱ表示,注射抗利尿激素后尿液渗透压升高C.肾性尿崩症患者的尿液渗透压变化可用曲线Ⅲ表示,其体内抗利尿激素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但含量与正常人相同D.尿崩症患者体内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偏高,尿量偏大8.(2019·北京调研)下面是正常人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B段引起皮肤血管血流量减少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B.AB段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内分泌系统C.BC段皮肤血管血流量基本不变,机体的散热速率等于产热速率D.D点以后需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9.(2019·银川模拟)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号,能把某种调节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Y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B.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