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练1.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下表。组别光照时间(s)放射性物质分布12大量C3(三碳化合物)22012种磷酸化糖类360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B.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C.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D.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2.(2018·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将叶绿体悬浮液置于白光下,一段时间后发现有氧气放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O2的产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若将叶绿体置于蓝紫光下,则不会有O2产生C.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照射,瞬间[H]和C5含量下降D.水在叶绿体中分解产生O2需要ATP提供能量3.如图是生活在适宜环境中的某植物光合作用部分过程图解,其中A、B、C、D表示四种化合物,a、b表示两个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B.C物质可以作为b过程的还原剂C.在无光条件下有利于此过程的进行D.突然增强光照,叶肉细胞内B物质将减少4.能源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而氢气则是最洁净的高效能源之一,H2可由2个H+生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可产生H+,目前部分生物学家正致力于从光合作用中得到用于合成H2的H+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光解产生的H+被NADP+接受,生成了NADPHB.在叶绿体中ATP和NADPH的转移途径是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C.根据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可以计算出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量D.停止光照,暗反应很快会停止,停止供应CO2,则光反应不受影响5.如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某种绿色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强度变化原因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从A→B主要原因是光照增强,气温上升B.从B→C主要原因是温度过高,酶失活C.从C→D主要原因是气孔逐渐打开,CO2供应增加D.从D→E主要原因是光照减弱,气温下降6.(2018·天津六校高三联考)光呼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为适应O2/CO2气体环境变化,提高抗逆性而形成的一条代谢途径。该过程是叶肉细胞在RuBisCo酶的催化下,消耗O2生成CO2,消耗能量的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NADPH即为[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环境中O2/CO2的比值升高,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B.光呼吸与有氧呼吸相似,都能消耗O2产生CO2C.从能量利用角度看,光呼吸与暗反应都消耗ATPD.光呼吸是植物在不利条件下,对细胞的一种保护措施7.(2019·重庆质检)下图为在正常和干旱条件下观赏植物蝴蝶兰CO2吸收速率日变化的曲线图。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O2并贮存在细胞中。下列关于蝴蝶兰在长期干旱条件下0~4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ATP和[H]的合成,不进行暗反应B.无ATP和[H]的合成,不进行暗反应C.有ATP和[H]的合成,可进行暗反应D.无ATP和[H]的合成,可进行暗反应8.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见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pH=4时(见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见图3)发现有ATP的合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C.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9.(2018·汕头模拟)图甲表示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图乙为大棚中栽培的某种蔬菜在水肥充足、温度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上。(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图甲中B表示___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甲中A生理过程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图乙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5)比较Ⅰ、Ⅱ两条曲线,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曲线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