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九)攀岩先锋赵庆松思想汇报(九):读《平天下》智慧之分享第十九党支部书记赵庆松2016-9-30在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初见本书介绍时,顿时内心燃起了一团烈火——激情无限的一团火。因为觉得‘平天下’三字很霸气、很气魄。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眼界,有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大气度,有“囊括四海、席卷天下”之胸怀。特别是书名下的一排小字。“中国古典治理智慧”,蕴含着华夏几千年的文化。看了学习小组的内容,觉得还不够‘味道’,好像缺少点儿‘辣味’,在好奇心驱使下,便迫不及待的进行了百度,查阅素材、储存知识。现把网读之智慧,国粹之精华同大家共分享、共勉励。《平天下。中国古典治理智慧》一书,以修身、为学、民本、官德、治理、天下分篇,遵循了中国古典治理哲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进阶;同时结合当下时社会现实,对古典治理名句一一释义,挖掘其现代价值,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如浩渺之星空;源远流长,如璀璨之明珠,光灿夺目。有大情怀、有大道义、有警世之言、为官之德为政之要、有倡导与人为善,美美与共。无论是在为人治学修身的自我提升中,还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都可以为我们发掘借鉴,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值得我们一生研习、躬行。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性转化,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平天下》正是从“通古今”着手,探索传统文化底蕴,提炼和汲取蕴含其中的当代精神和现代价值,对传统思想尤其是传统治理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总书记曾强调。丢掉传统文化,就是割断中华民族的精神第1页共2页命脉。所以,有人把文化比作民族的根、民族的魂,民族繁衍、生息、发展的基石。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共产党员应有义务和责任。中国古典治理思想,在今天依然充满着智慧的力量,无论是对国内治理,还是国际治理,都具有重要启示价值。《平天下》后记中有这样一段。“如何将中国古代经典中蕴含的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以更典雅的方式,传递给广大读者,以更生动的形式,向世界表达。”一句‘典雅的方式’,一句‘生动的形式’,把中国的古代经典,以通俗易懂、可理解、可接受、可传播的方式,介绍给世人,传递给世界。“人无愧怍心常坦、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的时代。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三天不学习,就赶不上刘少奇”。中华文化,如一座智慧之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需要我们用一生研读并践行。在学习和践行中,我们(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争取做到:常于修身,做到“有德”。善于学习,做到“又能”。敢于担当,做到“有责”。勤于为民,做到“有为”。慎于用权,做到“有畏”。严于律己,做到“有戒”。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