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局上半年工作报告一、上半年工作总结2014年上半年,市文化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和“五大兴市战略”,紧紧围绕“文化之都”建设目标,深化改革、融入中心、把握机遇、重点突破、统筹推进,有力有序推动各项文化改革发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成果。(一)文化改革发展稳步推进。着眼于推动行政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围绕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文化重点改革任务,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并在推进实施过程中取得初步成效。一是认真梳理了市文化局和内设处室的主要职能职责,为制定管理事项清单提供有效依据;二是研究拟定了市文化馆和成都图书馆组建理事会方案;三是积极探索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初步形成了文化市场“负面清单”;四是扶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完成《xx市创意设计产业行动计划(2014-2017)》编制工作并报审;五是拟定了我市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并报审印发实施。(二)艺术创演工作持续繁荣。强化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开展艺术研讨、文艺创演活动688场次。新创作川剧《尘埃落定》、话剧《活在阳光下》、木偶皮影剧《我的朋友是外星人》3台舞台艺术剧目和表演唱《闺蜜会》、情景诗朗诵《给未来的信》等8个文艺作品,实施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87场、“文化直通车”进校园公益性演出32场,广受好评。大型民族交响音乐《锦城丝管》在国家大剧院成功演出,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批示肯定。《阳光下同行》2014“廉洁成都,你我同行”廉政文艺专场演出有力配合了正在进行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xx市第五届艺术团体中青年演员大赛,发现和储备一批我市优秀中青年文艺演出人才。(三)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提升。围绕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第1页共5页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档升级。一是以标准化、均等化、数字化为突破,实现主XX县区公共图书馆“一卡通”和“通借通还”;二是进一步完善我市流动服务网络,完成每个区(市)县采购2台流动文化车的准备工作;三是着眼保障青年进城务工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完成2家“青工文化驿站”建设立项准备;四是启动“xx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工程;五是开展上万场2014“成都文化四季风X8226;民俗闹春”大中小型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成都画派”系列主题宣传推广。(四)文物保护利用全面加强。推动打造特色化城市文态,完成成都文态规划编制工作,并有序推进相关文态项目落地实施。编制完成《xx市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等7个保护规划和方案,划定xx市域内108处全国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划。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按计划持续推进。完成华西坝、少城记忆片区等89处文化地标建设及展示工程。xx县博物馆、xx区彭家珍大将军专祠纪念馆实现对外免费开放,全市对外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和美术馆达18家。创新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建立民办博物馆长效扶持机制,协调指导三都博物馆举办“全国民办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发布《黄龙溪共识》。完成成都数字化文化文物信息平台建设并上线试运行。(五)文化产业项目有序实施。持续打造成都大庙会、金沙太阳节、诗圣文化节3项节庆文化活动品牌,2014年3项活动吸引市民、游客129.21万人次,门票收入1833.35万元,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制定印发《xx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完成首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工作,以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推动了特色文化产业聚集。认真开展2014成都创意设计周活动筹备工作。积极推进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成都博物馆正在实施外墙幕墙工程和内部电气管线安装工程;新声剧场正在实施内部水电等安装工程;金沙剧场拆迁建设工作积极推进;民办博物馆聚集中心力争2014年内完成项目选址,成都图书馆、成都美术馆已确定规划选址初步方案。第2页共5页(六)文化市场监管能力提高。创新文化市场监管模式,有序放开单体网吧准入限制,积极推动网吧扩大营业开放试点工作。加强文化市场数据库建设,完成全市文化市场20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