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人对事物的兴趣爱好决定了他在该事物上成就的高低。万事“为之,则难者亦易也,不为,则易者亦难也。”“为”与“不为”,在于“有趣”和“无趣”。可以说,“兴趣”是人类各种求知欲、创造力的原动力,只要我们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不断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反之,如果我们对某种事物毫无兴趣,就会产生排斥情绪,连想都不愿去想,更不用说去发展了。学生的学习同样如此,对学习有没有足够的兴趣,将决定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一点: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的兴趣都很浓厚,求知愿望强烈,素质也会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由机械、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我在农村小学执教多年,对农村的小学教育有很深的感触。在农村小学中,由于经济、文化的滞后,留守儿童的增加,我们寄望于家长与老师之间的配合远远达不到要求:要么家长因为养家糊口而疲于奔命,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要么就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的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没有能力进行学习辅导;要么家长根本没有认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他们平时对子女的学习状况不管不问,只管结果(考试分数)。由于家长在学习监管上的缺失,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作为教师的我们,就不能寄太多的希望于家长,只能寄希望于我们的直接教育对象——学生和我们教育者自己,由我们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我们应该顺应学生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摸索,下面我谈谈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肤浅看法:一、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对任何人做任何事都很重要。没有足够的自信,就不能取得圆满的成功。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因此,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培养并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在小事中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充分肯定和信任,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平时,我们请个别同学发作业本,被请到的同学往往会很兴奋,兴高采烈地从教师办公室跑到操场,大声地喊:“发作业咯!”然后一路小跑冲进教室。学生的这种兴奋感源于教师的信任,老师请他发作业本,他能从中感受到一种被信任的幸运感和荣誉感,从而增强在老师面前的自信心;同样的道理,作为老师的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创设一些情景,然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以请求的方式让他们“帮”老师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再加以赞许,学生会有被欣赏的幸福感,增进与老师之间的心灵距离,搭起沟通的桥梁。爱屋及乌,学生喜欢老师,通常就会对老师的教学产生兴趣,主动参与教学和学习活动。此外,要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更大的兴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因此,我们要在教学活动中尽量避免责备和训斥,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学习活动,多给予学生以鼓励和表扬,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我们也不能采用直接批评的方式,要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都会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这其实就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常用方法。二、将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习知识与技能,根本的目的就是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因此,将学习活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连减》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