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儿子》教学设计王娟宁铜川市七一路小学《三个儿子》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单元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课文中的三个儿子面对三位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唱歌,他们对妈妈手里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儿子,却能实实在在帮助妈妈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够孝敬父母的儿子。《三个儿子》语言十分浅显,但在浅显中却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因此在教学中无需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课文的思想内涵,但要正确巧妙地引导学生阅读,能让学生融入生活场景,自主学习,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并能从第三个儿子的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影射到自己的身上。【设计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学者宠维国将“自主学习”概括为“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要力图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促其在自主、自读、自悟中自得,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6个生字,能正确书写9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3、欣赏课文,理解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1父母的道理。方法与途径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课文,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通过正确巧妙地引导学生阅读,体验阅读的乐趣,获得阅读后的成就感,并能从第三个儿子的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影射到自己的身上。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感受人间真情,在情景讲述中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感情,懂得道理。【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心形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课前组织教学:上课前,先让我们给自己加加油吧,跟着老师说:我相信,我能行;我相信,我最棒!一、导入:同学们,在家里父母夸奖过你吗?是怎么夸奖的,你能学一下吗?我们课文里的三位妈妈是怎样夸自己儿子的呢?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23课。『设计意图』:由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课文,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拉近课文内容与学生距离。二、朗读感悟。1、读课文,找出三位妈妈的话。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三位妈妈评价自己孩子的话,用“———”画出来。2、全班交流:指名读、自读。『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们在自读的基础上,找到了学习的内容:三个妈妈夸奖孩子的话。在自悟的基础上,把自己就当成妈妈来读,读出妈妈的语气和神态。3、指导朗读三位妈妈的话,体会阅读乐趣。(1)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位妈妈的话,指名读,学生评价。师采访“妈妈”:您刚才在夸奖自己儿子的时候,一边说,一边在想些什么呀?那您能夸得再自豪点吗?(再指名读句子)『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把自2己转化成妈妈的角色,读了以后访问同学,其实时时处处都在提醒他们:你说的话是妈妈说的话。这样挖掘内心的交流,让孩子们很快就体会到作为一个妈妈在介绍自己的孩子的时候是怎样的骄傲和自豪。师:第一位妈妈这样夸奖自己的儿子,第二位妈妈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样夸自己的儿子的呢?(2)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指导朗读。(提示:可边读边做动作)★朗读、评价。师:你们觉得这个妈妈读的怎么样?生:我觉得他还可以做出妈妈骄傲的表情。师:那你能帮助他来改善一下吗?(生做抬高头的动作,骄傲的眼神)。生:我认为他的话还可以说得更慢一些,那样别人可以听得更清楚,感觉这个妈妈也就更骄傲了。师: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