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浙江专版)届高三生物二轮冲刺盘查知识点考纲对接演练专题5第3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知识点1内环境与稳态(Ⅱ)1.(·海南卷,21)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元C.胰岛素D.氨基酸解析人体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糖元正常情况下不出现在内环境中。答案B2.(·浙江嘉兴模拟)根据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模型来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图中①~⑤处应当用双箭头表示的有①④⑤B.血浆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属于内环境成分C.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不参与图中所示的物质交换过程D.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解析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液,淋巴液可以转化成血浆,②③均为单向箭头,其余箭头为双向箭头,A正确;血浆蛋白、葡萄糖可以成为内环境成分,但呼吸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在物质交换过程中,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起调节作用,C错误;组织液、淋巴和血浆在含量及成分上不完全相同,如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多,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少。答案A知识点2非特异性防卫(Ⅰ)3.(·海南卷,21)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解析非特异性免疫属于先天性的,能够遗传,如皮肤和黏膜的免疫,A正确。过敏反应是免疫过强,如花粉过敏,具有特异性,B错误;记忆细胞属于特异性免疫产生的,C错误;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D错误。答案A4.(·山东卷,3)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解析A项错误: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没有特异性;B项正确:中如图所示经胞吞形成的小泡与溶酶体结合,溶酶体释放出水解酶,将细菌水解,形成抗原片段,从而使抗原得以暴露;C项错误: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先要呈递给T淋巴细胞,由T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从而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D错误: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不仅存在于体液免疫,还存在细胞免疫过程中。答案B知识点3特异性反应(Ⅱ)5.(·海南卷,31)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可引起水泡性口唇炎。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抗HSV1的单克隆抗体可快速检测HSV1。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备抗HSV1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先给小鼠注射一种纯化的HSV1蛋白,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抗________的抗体检测呈阳性,说明小鼠体内产生了________反应,再从小鼠的________中获取B淋巴细胞。将该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________细胞融合,再经过筛选、检测,最终可获得所需的杂交瘤细胞,该细胞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2)若要大量制备抗该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将该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的________中使其增殖,再从________中提取、纯化获得。(3)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单克隆抗体可准确地识别这种HSV1蛋白,其原因是该抗体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等特性。解析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单克隆抗体的特点及杂交瘤细胞的特点。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第一步是免疫动物,先给小鼠注射一种纯化的HSV1蛋白,这就是免疫小鼠;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抗HSV1蛋白的抗体检测成阳性,说明小鼠体内产生了体液免疫反应。第二步制备杂交瘤细胞,从小鼠的淋巴器官中获取B淋巴细胞,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经过筛选检测,获得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功的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具有两个亲本细胞的特性,即骨髓瘤细胞的无限增殖特性和浆细胞产生专一抗体的特性。大量获得单克隆抗体,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将杂交瘤细胞培养在动物细胞培养液中,然后从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出单克隆抗体;二则是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的腹腔中使其增殖,然后从小鼠的腹水中提取纯化获得。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能迅速和抗原结合,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答案(1)HSV1蛋白体液免疫脾脏(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