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侨务办社会建设工作报告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xx年,市侨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围绕年初确立的社会建设工作目标,高度关注侨界民生,大力开展为侨服务工作,认真完成保障侨界群体权益,增进社会协同任务。现将我办2013年社会建设工作报告如下:2013年市侨办社建工作目标任务。大力增进社会协同。全面实施《xx市华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办法》,保障涉侨群体合法权益,打造社区侨务示范点,搭建华侨交流平台,加强对常住华侨、外籍华人的服务管理,积极引导境内外涉侨民间组织开展合法的社会公益活动。一、全面宣传贯彻《xx市华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办法》1、启动侨法协调机制。去年《xx市华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办法》颁布实施后,我市成立了涉侨工作领导小组。5月14日我办牵头召开市涉侨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19个单位参会汇报执法情况,侨法协调机制正式启动。7月,市卫生局加入领导小组。目前,各有关部门落实侨法情况良好。2、做好侨法宣传工作。继续打造“侨法宣传角”,以点带面开展侨法宣传工作。在全市27个涉侨人口较多的重点社区已建立16个“侨法宣传角”的基础上,年内实现“侨法宣传角”全覆盖,此项工作被xx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列为“2013年法治南京建设十件实事”。xx区东山街道中前社区被国侨办确认为“2013年度国家级侨法宣传角”。推荐涉侨人口较丰富、社区侨务工作扎实的xx区清江花苑社区申报“XX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编印发放侨法宣传材料。编印《中国海外公民备忘录》10000册、侨法宣传海报5000份,向涉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区、各重点涉侨社区、各紫金科创社区及部分高校、科研机构向涉侨群体发放。根据全市法制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通过了“六五”普法中期检查。加强侨法网络宣传,利用南京侨网、中国南京网站及新启用的“南京政府法制网”等,及时上传侨法及我办行政事项的信息。第1页共4页3、继续推进侨务立法工作,完善相关细则。在2012年出台的《xx市华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办法》这一部门规章基础上,将《xx市华侨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条例》列入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xx市人大常委会2013—2017年立法规划》。与7部门联合出台《xx市“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服务兑现工作实施细则》,具体负责办理华侨回国定居事务。参与省侨办、省公安厅等部门有关华侨回国定居政策的讨论,结合xx市实际,向省侨办就制定《华侨回国定居管理办法》提供政策建议,并根据省《华侨回国定居管理办法》,及时与xx市公安局人口、出入境部门沟通衔接,拟定我市华侨回国定居相关工作流程。二、深化侨界群体的服务工作1、为侨资企业和侨界创业人才服务。与国税、地税、工商、投促、统计等部门联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基本摸清企业底数。根据2013年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数据,我市目前港澳侨资企业数约为2069家。深入了解企业和人才状况。开展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在宁创业创新情况调研。走访在宁侨界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和侨企80余家。将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设为涉侨人才接待日,拟定了《市侨办“涉侨人才接待日”工作制度》,已落实开展了两次“接待日”工作。每两月向在宁涉侨高层次人才发函了解创业、生活需求,截止10月31日,已向550位在宁涉侨高层次人才发送了《涉侨高层次人才征询表》。通过上述手段了解侨企发展状况,征询相关意见,帮助他们解决企业运营中碰到的实际困难,如帮助上越自动控制有限公司协调解决税务帐户异常问题。充分发挥“维侨法律服务顾问团”的作用,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推动解决享喜购贸易有限公司的装饰纠纷、胜利圩水产养殖场的承包纠纷、六合南海大厦的拆迁纠纷、意大利华侨余序闹先生“南汽专用车有限公司”股权问题等。搭建侨界交流平台,在春节、中秋节前夕分别举办了“侨界新春联谊会”和“‘月是故乡明’涉侨高层次人才中秋茶话会”,邀请市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与侨界人才交流。建立了侨企交流合作群和海归人才社交沙龙qq群,以在宁“千人计划、第2页共4页江苏双创人才、紫金计划、321计划”的入选者为主,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目前已有60余人加入。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