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行政复议专项检查工作汇报一、行政复议工作现状我市辖1区12县,除xx县外,其它复议机构都配备了专兼职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其中:市级复议机构和xx县复议机构内设了科(股)室,配备了专职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全市有专、兼职行政复议工作人员19人,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平均不足2人,安塞、洛川两县行政复议机构主要从事行政复议工作人员与同级政府办工作人员有交叉使用现象。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市、县(区)两级政府共收到复议申请189起,受理170起。其中:市级复议机构受理复议申请71起,人均办案数量与同级法院行政庭人均办案数量之比为2.1:1,县(区)复议机构受理复议申请99起,人均办案数量与同级法院行政庭人均办案数量之比为3:4,受理行政复议案件比前几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通过调查和分析,我市的行政复议工作呈现如下特点:一是工作机构虽然尚未建立健全,但行政复议工作都能正常开展,复议渠道畅通。二是通过行使复议权,撤销和纠正了一批错误或不当的行政行为,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大胆探索利用调解手段化解行政争议,将行政争议化解在行政程序中的能力和水平有了提高,特别是市级复议机构有25%的复议案件通过调解结案,较好地实现了案结事了,为构建和谐延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四是通过对复杂、重大案件实地调查核实证据,采取听证方式审理案件,行政复议案件的质量普遍有了提高。市、县两级政府行政复议机构作出的复议决定被人民法院撤销的案件不足1%。五是各级复议机构都能树立以人为本、复议为民的理念,公正执法,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树立了复议机构的公信力。二、全面推进我市行政复议工作的措施一是按照中办发[2006]27号文件和陕办发(2007)4号文件精神,起草并以中共xx市委办公室、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名义下发了我市《关于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健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第1页共4页对各级行政复议机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积极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提高行政复议效率和质量、市级行政复议机构强化对县区行政复议工作监督指导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切实增强政府领导对行政复议工作的认识。建立了市、县区政府每年举办一次依法行政知识讲座学习制度,进一步增强政府领导依法行政观念,争取行政复议机关首长重视和支持行政复议工作,把行政复议工作摆到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三是着力解决行政复议工作进展不平衡的问题,努力推进落后县区的行政复议工作。对有机构有人员不积极受案、办案质量不高,不能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功能以及没有专职复议人员的复议机构建立通报批评制度,努力扭转落后县区行政复议工作的被动局面。四是积极争取编办、财政等有关部门的支持,着力解决复议机构人员不足、经费保障不到位制约行政复议工作正常开展的问题,逐步提高行政复议能力建设。五是认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实施前夕,我市联系购买了由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司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释解与应用》一书,分发各级行政复议机构,要求全市各级行政复议机构结合辅导材料,认真学习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实施条例的立法背景、指导思想、主要制度和精神实质。在学习领会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开展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宣传活动。2007年8月3日,我市各级政府行政复议机构,按照市级行政复议机构的统一安排上街宣传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共散发宣传材料8000余份。同时,利用xx市人民政府法制信息网站,开辟专栏宣传《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让群众知晓并掌握行政复议这一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定渠道。其次我们还积极组织市县两级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参加了省办举办的《行政复议实施条例》培训班,为全面准确执行实施条例打下了基础。三、我市行政复议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存在的问题。一是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明显滞后。全市专、兼职行政复议工作人员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的不少于2人的要求,有80%以上的县没有办案工具,40%以上的县第2页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