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课内小练笔一要求:仿写课文第三自然段指导:师:本段主要写的老桥,抓住了老桥什么特点,在文中找到这样一个词?生:德高望重师:“德高望重”什么意思?生: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师:读本段,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老桥的德高望重?生: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弓着腰……唯有你依然如故师:作者遇到的第一位老朋友是老桥,作者抓住它德高望重的特点,通过“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你弓着腰……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故”来写它的这一特点。那想象一下,如果你到了山中,你遇到的第一位朋友会是谁?它有什么特点?请仿照着本段写一些。学生习作:(一)那条小溪,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啊,小溪,你如一位乐于助人的快乐天使!你解了多少小动物的渴;炎炎夏日,你不但没有干涸,还唱着欢快的歌;你捧出一面明镜,供过路的人重新梳装。高山神色凝重,大树默不作声,唯有你依然欢乐。《山中访友》课内小练笔二要求:运用想象,仿写课文第四自然段指导:师:读第四自然段,想想本段有什么特点?生: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棵树。师:对,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使物我融为一体。想想我们以前学过这样的写法吗?学生思考,答:《荷花》课件出示: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齐读。师:文中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和荷花一起舞蹈。第四自然段中也是这样,把自己想象成一棵树,自己的四肢变成了大树的一部分。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一些吗?学生习作:(一)走在林间的小路上,茉莉花向我吐露心声,红色的斑鸠鸟向我问好。每一朵花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馥郁的芳香,每一朵小花都在望着我。摘一朵小花,静静地观赏,仿佛自已也是一朵小花。头发长成花瓣,身体成了花茎,脚下长出根须,深深扎进泥土里,在大树下默默生长。《山中访友》课内小练笔三要求:山中还有很多朋友,发挥你的想象你还会遇到哪些朋友?仿写第五自然段,并运用排比、泥人等手法。指导:师:默读第五自然段,看看作者还遇到了哪些朋友?生:山泉、溪流、瀑布、山崖、白云、云雀师:让我们一起跟他们大打招呼吧!课件出示:山泉图片,并配上“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学生一起摆手,并齐读问好。其它句子同样处理。读完本段中所写的内容,再出示“蟋蟀”图片。师:谁来仿照着课文里的形式跟蟋蟀问好?生:你好,黝黑发亮的蟋蟀!你如同一位演奏家,把宁静的夜晚抹上了一丝色彩。再出示“山石”图片。师:谁来跟山石问好?生:坚固的山石,你撑上一片磐基,是要我泰然自若吗?师:你在山中还遇到了哪些朋友,来向它们问好吧。学生回答。师: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遇到的朋友写下来吧!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形式,写一写,试着用上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学生习作:(一)这山中的一切,哪一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白白的蒲公英,你在天空飘来飘去,是邀我与你共同舞蹈吗?你好,清脆的小溪,你弹奏出优美的琴音,是让我一起歌唱吗?你好,美丽的花儿,你穿着美丽的彩衣,是要我带你去参加森林舞会吗?你好,参天的的大树!你为我撑起一把绿伞,是要我坐下来陪你一起聊天吗?喂,调皮的喜鹊,叽叽喳喳地在聊些什么?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一定是飞行中的趣事。仿写《山中访友》要求:仿照《山中访友》,写“访友”,运用上文中学的方法,如联想、想象、拟人、比喻、排比等。字数不少于400。学生习作:(一)林中访友刚出门,就与太阳碰了面,阳光中带着血汗和清晨的气息。栀子花,真香。不带坐骑,不请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急匆匆地访问我的朋友。瞧!那颗老树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树,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站立了几百年了吧?你为多少人乘凉,为多少鸟儿安家,为多少人们献出你那宝贵的树枝?你依旧抬头挺胸,看着人们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