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人故事光阴荏苒,岁月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一转眼教书已经十五年了。但一桩桩记忆犹新的往事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好像就在昨天一样。那是2000年我从师范毕业,满怀豪情,胸心壮志,觉得这生活充满阳光。我兴高采烈地拿着报到证去报到,但当我到这所学校时,看到的情景让我的心凉了一大截。破旧的校舍,桌子凳子三条腿,高的矮的,而且这所学校是复式教学,一个人要教两个年级,当时只有我一个女老师,当我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坐在那里,想着以后什么事都要靠自己,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一个人睡在这个靠山的地方,禁不住哭了起来,想到这就是我以后要过的生活吗?哭过怨过之后,工作还是得继续,因为这工作是来之不易的。我就想只有安心地工作了,我带了一个复式班,一二年级,两个年级人数比较少。二年级有一个学生叫赵玉杰,他特调皮,上课专门捣乱,他的爸妈拿他没办法,学习成绩也很差。我就经常找他谈话,发现他还是很可爱的,有时我在那里做饭,他会帮我烧火,还到山上去捡一些柴给我,我就利用这个机会,告诉他平时上课要遵守纪律,在学习上要努力,对人要有礼貌。渐渐地他有了一些改变,不再让老师那么头疼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他到山上摘了野果子或者家里有什么菜都会送给我一些,我觉得小孩子只要老师耐心教导,有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我在学校一直都是一个人做饭,在做饭的时候,班上的一些学生在我做饭的时候都会到我这里陪我说话,我也把那些上课没听讲,不知道做作业的学生带到厨房,一边做饭一边辅导他们的学习。我觉得生活不再是那么的艰苦,而且觉得跟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乐,跟他们一起去山上砍柴,一些去摘野果子。平时家长有客人都会请我去吃饭,他们是多么的热情好客。在那村小教了两年之后,我就被调到中心学校了,真的要离开那个地方,还真是舍不得那里的孩子和家长,是他们在这两年中给了我快乐,让我学会了很多生活上的事情。有人说呀,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因为我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在我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女学生,名字叫刘超群,爸妈早就离婚了,妈妈再嫁了,爸爸长年在外打工,家里就只有一个奶奶。她在校住宿,有一次回家的时候,奶奶拿的钱不够用,没有钱吃菜,我就买了一些豆腐,炒好带到学校给她吃。有时没吃早饭,我就拿一些钱给她,让她买早点吃。有一次生病,烧得很厉害,爸妈都没在身边,奶奶年纪大又走不动,我就把她送到医院,陪在她身边打了一个下午的吊瓶,因为我第二天要上课,不能陪她,我就只有打电话给她妈妈,叫她妈妈来医院陪她。后来她在日记中写到:老师就像我的妈妈一样,经常关心我,照顾我,让我感到了家的温暖。这个学生的学习后来渐渐有了进步,思想上也没有变坏。这个孩子能有进步是因为我用美的阳光的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孩子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母亲节那天早上,我与往常一样,在上课前几分钟,习惯的夹着备课本走进教室,教室里闹哄哄的,刘倩同学在讲台上,看到我到来就走了下去,我走上讲台,教室里渐渐地静了下来。我习惯地把教室扫视了一圈后,回头看黑板没有擦,上面好像是写着《感恩的心》的歌词。这时,刘倩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们唱《感恩的心》给你听吧”.虽然唱的不太好,但对我来说是最美好的音乐。下午我的办公桌面上,放着一张自制的贺卡,上面写着“祝老师母亲节快乐盼望以后在学习上能得到老师更多的辅助”,我看一看署名,是一个数字造诣不错,语文造诣相对落后的学生,但从这张贺卡我看到了她想学习语文的心。“一支粉笔写人生,两袖清风育桃李,三尺讲台酬壮志,桃李芬芳满人间”这就是我平凡而又真实的写照。在学校这块育人的沃土上,我始终战斗在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孜孜不倦,以“勤奋、严谨、创新、进取”的工作热情,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积极开展教学工作,用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培育着满园桃李。岁月的磨砺使我懂得了人民教师的含义,深悟到敬业与爱生的艰辛和快乐,我深知教书育人任重而道远。立足三尺讲台,我甘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甘做一位平平凡凡的人民教师。在努力付出的过程中,我深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