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等值线一:等高线1、地形类型的判断1、下图表示山谷的是()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图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2题。2.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A.aB.bC.cD.d2、相对高度的计算:(2013·四川)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3-4题。3.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A.鞍部B.山谷C.山脊D.山顶4.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A.156米B.178米C.220米D.255米图D1-5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5~6题。5.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D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2A.990米、301米B.950米、201米C.850米、499米D.799米、501米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750米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D.B地可见“V”形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3、坡度的陡缓7、下面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8、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不同,坡度相同,则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4、地形与河流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完9~10题。9.如果在图中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10.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重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D1-6),回答11题。3图D1-611.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A.①B.②C.③D.④5、地形与气候下图为“某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题。13.下列关于甲、乙、丁三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丁地比甲地气温日较差大B.甲地比丁地太阳辐射强C.甲地比丁地气温高是由于其海拔低D.乙地比甲地降水多是受海洋的影响14.在丁地可采取东水西调的措施保证农业生产高产和稳产,若实施调水,则乙丙两地之间最合理的工程是()A.利用地势,开渠自流B.逐级抽水C.架设“水上桥”D.开凿输水管道6、局部闭合曲线与剖面图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线。据此回答15~16题。15.图中河流L的流向为A.从东流向西B.从西南流向东北C.以西流向东D.从东北流向西南16.若X数值为500米,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是7、综合题:417、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4分)(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4分)(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坝顶的海拔为500米,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并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8分)二:等温线(一):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人类活动(二):判读规律:1.分析走向: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断影响因素。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2、分析弯曲状况:判断气温高低。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高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表明气温比同纬低(“高高低低”规律)等温线平直——下垫面性质单一。(如南半球40°---60°处的等温线较平直,说明海洋面积大,性质均一。3、分析疏密状况:判断温差大小。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陡坡、锋面处;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缓坡。4.高考能力要求:(1)判断南、北半球位置:(2)判断陆地、海洋位置:(3)判断月份(1月或7月):(4)判断寒、暖流:(5)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海拔高,气温低。(6)判断温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不论时空,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反之,温差较小。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