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热量热机一【知识梳理】1知识向导1热现象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A.热量:把物体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用符号Q表示。国际单位是焦耳。热量是个过程量,只有在物体间发生热传递是才有意义,千万不要表达成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燃烧值:把1kg的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燃烧值。用符号q表示。国际单位是焦/千克。熔化热:单位质量的某种晶体在熔点变成同温度的液体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熔化热。汽化热:单位质量的某种液体变成同温度的气体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汽化热。B.比热:把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c表示,常用单位是焦/(千克·℃),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C.热量的计算: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式中代表燃料的质量,单位是千克,代表燃料的燃烧值,单位是焦/千克,代表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物体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式中代表比热,单位是焦/(千克·℃),代表质量,单位是千克,代表温度的变化,单位是摄氏度。D.热平衡方程:在热传递过程中,若不计热损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即,如有热损失,。热平衡方程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E.比热测定方法:混合法。仪器:量热器。原理:。则式中角标“高”“低”“高初”“低初”是指高温放热物体或低温吸热物体相应的物理量。误差分析:因为有热损失,所有混合后的温度与没有热损失相比要偏低,从而与没有热损失相比较偏小,偏大,因此实际测量的比热值较真实值偏小,较真实值偏大。11.1.2热运动热机(1)热运动是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宏观物体内部大量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电子等)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它是物质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一个物体或某一系统在热平衡时的温度,取决于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状况,热运动越剧烈,它的温度就越高。(2)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引力和斥力。(3)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可以用传递热量和做功的多少来进行量度。(4)热机:把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焦热机。第11讲热量热机第1页共11页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基本特点是让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利用这种燃气作为工作物质去推动活塞做功。内燃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对外做一次功。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释疑拓展11.2.1混合法测比热中实验误差的分析混合法测比热的核心仪器是量热器,量热器的构造是:两个圆筒A和B,小筒A通常用铝或铜制作,大筒B一般用陶瓷制作,小筒A放在大筒B内,中间用小木架C将两筒隔开,如图11-1(a)和(b)所示。大筒B上有带两个小孔的木盖,分别插入温度计和搅拌器。量热器的整体构造使它能够尽量减少因热传递而出现的热量散失。造成实验偏差的主要原因:其一是装置不可避免地要与周围空气发生热交换;其二是在粗略实验中常常忽略小筒与搅拌器吸收的那部分热量;其三是温度计读数不准确等。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需要注意:①跟固体发生热交换的水量要适中,由于水的比热较大,倒入小筒中水的质量过大时水和小筒升高的温度偏小,温度计不容易测准确;②小筒中的水一定要淹没固体,让固体和水充分发生热交换,减小热量散失③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跟固体接触,否则示数迅速升高,不是热平衡后的温度;④用搅拌器上下搅动,不要横向搅动,即避免碰坏温度计的玻璃泡,又符合冷、热水热交换的流向。二【例题解析】例1用混合法测金属块的比热时,下列各种不慎操作中,使测得值比真实值可能偏大的是(设选项以外操作均正确,其余热损失不计)()A.从沸水中取出金属块时,没抖净上面附着的沸水就投入量热器小筒的水中B.金属块于水混合时,温度计没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