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热量表的热量计量以及传感器的选型探讨热量表的热量计量以及传感器的选型 摘要:依据热量表的计量原理,介绍了常用的热量表的计量方法,对热量表选用的传感器进行了分类,对传感器的选型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热量表;热量的计量;传感器的选型。 中图分类号: TB9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热量表是一种热力公司对热量进行收费的依据和方法,可以对能源进行节约 20~30%。由于我国现在的供热收费是根据房屋的平方进行收费的,收费的依据和对热量的消耗没有关系,因此造成了对能源的浪费。在建筑节能的要求下,我们要推广热量表的使用,并且要使它符合国际的标准。 一、热量表的热量计量原理 热量表是在热交换的环路中,载热液体对热能进行吸收或者转换的测量仪器,用规定的计量单位对热量进行显示。热量表既可以对供热系统提供的供热量进行测量,也可以对供冷系统产生的吸热量进行测量。 在载热流体通过的上行管以及下行管安装一对温度的传感器,在流体的入口或者回流管上安装流量计,流量计发出脉冲信号,它与流量是成正比的,成对的温度传感器对温差显示模拟信号。热量表使用 3 路的传感器信号,运用积算公式对热交换系统取得热量进行算出。传热量的决定因素是载热的流体质量、比热容以及温度的变化等。 二、热量计量的方法 1、直接焓差法 通过对同一时刻用户流入和流出热能值的差值进行计算,将用户在瞬时的热量求出。温度的测量精度值越高,数据表占到的存储空间越大。例如假如实际测量的温度最小的温度值是 0.01 摄氏度,温度的变化范围设为 0~110 摄氏度,因此数据表要以 0.01 摄氏度作为温度的间隔,对 11000 组的数据进行存储。要使用线性的插值近似计算技术,找到距离最近点对实际测量的温度进行计算得出焓值,这样就可以算出瞬时的热量。这种方法非常的简单,人为的误差非常小。 2、常系数的焓差法 这种方法的计算非常简便,因为定压的比热容是常数,所以程序的计算量就会大大的减少,但是流体的密度属于温度函数,因此要对密度进行温度的修正,不然计算结果会有很大的误差。由于常系数的焓差法对温度的适应性非常差,不能在线的对定压的比热容进行温度的补偿。当入回水出现温差较大的情况时,计算的误差比较大,不适用户用型的热表热量的计算方法。 3、分段的 k 系数法 K 是热交换的系数,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温度出现变化。这种方法把热交换的系数进行量化为 3 个分段的常数,对温度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