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何布全一、故事引入师:老师这儿有一个故事,想听吗?教师讲故事:话说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孙悟空化缘回来三张大小一样的饼,八戒猴急般地想吃,可是悟空威胁说他要想想怎么分,分不清楚就不饶他,他先把第一张饼平均分成两块,分给唐僧一块。沙僧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于是八戒把第二张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沙僧两块。八戒本身贪吃,他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哥把第三张饼平均切成六块,分给八戒三块。1、同学们,哪个分得的饼最多?(一样多)设计意图: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问题的提出方式要根据授课内容与学生实际来选择。上面的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有趣的情境,三个小猴分得的饼是否相等这个问题,激起学生浓厚的探究问题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想获知结果的欲望。)(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圆纸片学具,小组合作,共同验证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2、验证猜想师:实验做完了吗?结果怎样?哪个小组先来汇报验证的情况?生:因为一张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1块,是一块饼的一半,而把一张饼平均分成4份,其中两份是2块,也是一张饼的一半,把一块饼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3份,是3块,也是一张饼的一半,所以,几次分饼的结果是一样的。师:你们认为这位同学的说法有道理吗?生:有道理。师:那也就说:1/2=2/4=3/6(板书)。那么,同学们还可以用其它的办法来证明这三个数相等吗?学生在下面思考……不久,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生1:(用折圆纸的方法)边演示边说明:这三张圆纸是一样大的,我把第一张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一份,把第二张纸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把地第三张纸平均分成6份,取其中的3份,我把它们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它们一样大,所以我认为1/2=3/6=3/6是正确的。师:这方法棒极了,你挺会动脑筋的。生2:用12粒玉米拿到讲台上一边演示一边发言,这些玉米一共12粒,它的是把12粒玉米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6粒,它的是把12粒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粒,2份是6粒,而它的则是把12粒玉米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粒,3份也是6粒。所以得出相等的结论。师:精彩极了,从这些玉米粒中我们也可以掌握知识,你真的很聪明。生3:举手发言:我是用除法算的。1/2=1÷2=0.5,2/4=2÷4=0.5,3/6=3÷6=0.5,所以结果相等。师:又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用除法运算来进行比较,很好。生4: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我现在把全班人数来分。全班同学35人加上老师1人一共36人,这36人的1/2是18人,2/4也是18人,3/6还是18人,所以我也认为这三个分数相等。生5:我是用三张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纸,通过折长方形纸条的方法,我在上面找到1/2、2/4、3/6,通过比较结果发现它们都一样,所以我认为1/2=2/4=3/6。师:我们刚才进行了广泛地交流,大家用各种方法证明了1/2=2/4=3/6,老师也认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自主探索,就是让学生围绕前面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究、去发现、去验证。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1/2、3/6、4/8是否相等这一问题,让学生独立探索,学生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方法来解决了上面的问题。)二、探究规律1、探究发现师:哪位同学先来展示你的发现?生:我发现从左往右,1/2乘以2得2/4……生:我发现1/2乘以3得3/6生:……谁能将这两句话概括成一句话?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师:谁能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验证这句话呢?2、质疑延伸(师:为了让同学们对这个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我在这边多花几分钟,目的是让同学们联系以前所学的商不变的规律,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或者疑问。加深知识的前后贯通及联系。)(1)相同的数为什么要除外,能不能是小数呢?(2)为什么要加:相同(3)为什么要“同时”(4)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吗?3、回顾小结(设计意图: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大胆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直接去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时更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