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两级世界的形成美苏“冷战”1、背景:2、开始的标志: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称霸世界3、目的:4、表现:5、“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德国分裂1949朝鲜半岛分裂1948古巴导弹危机1962美国在越南发动战争1961杜鲁门主义背景((11)国家利益:)国家利益:((33)国际形势:)国际形势:(2)国家力量:战后,美苏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战后,美苏联盟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美要称霸世界。美要称霸世界。美、苏最强实力均衡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内容、实质、影响)的确立(内容、实质、影响)的确立,,奠定两极格局的框架((44)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尖锐对立尖锐对立苏联苏联美国美国“杜鲁门主义”“北约”“马歇尔计划”“经互会”苏联帮助东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华约”美苏对抗的表现政治经济军事冷战“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前往富尔敦发表《和平砥柱》演说。“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力量。军事上,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美国还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美国白宫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达40,000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咨文,要求美国援助“受到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这就是“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总统哈瑞·杜鲁门“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提出后不久,美国政府很快就发现,原来欧洲最大最稳定的一些国家,却处在它们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之中。美国担心整个欧洲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和政治崩溃,会给共产党造成在经济动乱中夺取政权的机会。刚从欧洲访问归来的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要求他的政策规划委员会立即制订出一个向全欧洲提供广泛的经济援助的计划。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拒绝参加。自1948年至1951年,美国用于马歇尔计划的实际拨款达l2O亿美元,对西欧经济的恢复起了重要作用。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济封锁和遏制政策相抗衡,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六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协议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同年4月,该组织正式宣布成立,总部设在莫斯科。经互会的宗旨是,通过经济互助、技术合作和交流经验,促进会员国的经济发展。经互会柏林危机战后美国力量介绍:经济军事政治工业产量占53.4%出口贸易占32.4%黄金储备占74.5%武装部队300万国防预算超800亿美元在全球有480多个军事基地拥有控制操纵联合国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原子弹美国采取分裂德国政策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先后合并1948年,西占区单独实行货币改革苏联的反击苏占区发行新货币封锁柏林柏林危机2.杜鲁门曾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1、二战后初期,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A、(1)(2)B、(1)(2)(3)C、(1)(2)(3)(4)D、(2)(3)BB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东欧条件建立:8个亚洲2、各国民主改革农村:城市:建立:4个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体系的意义雅尔塔体系的形成(二战后)二战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1、背景:2、形成:通过雅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