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徐州一中生物学科新课程教学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加强和改进我校生物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推进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在我校的实施,结合我校进行的“高效互动的有效教学”研究,特提出徐州一中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优化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观念,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我校生物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科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生物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大幅度地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二、教学理念1、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2、面向全体学生《标准》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课程的内容标准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不同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多给学习上的时间和空间。3、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作为由众多生物学事实和理论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在人们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探究也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标准》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或作出相关的个人决策;同时注意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职业和学习方向,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做准备。三、实施意见1.准确把握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特点和要求《课程标准》是由国家制定并公布试行的指令性文件,是教材编写和学校教学的依据。我校生物教师应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明确任务,自觉实践,勇于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生物学教学素养,提升生物实验能力,尽快明确《课程标准》的特点,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师和生物教学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1)深化对课程理念的认识《标准》确定的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按照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注意更新课程内容,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实生活的联系;优化学习方式;改进评价方法;增强课程与学生自我发展的联系,帮助学生规划人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种变革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指导者的作用比以往更显重要。教师要认真学习相关的课程文件和《标准》,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要求,更新教学观念。(2)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例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既要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又要培养相关的能力,还要养成积极的态度和参与意识。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对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