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邮票一枚学生准备:一张纸,一根针(可人人准备,也可以组为单位准备)。教法:引导法、表演法学法:动手操作法、读议结合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邮票一枚学生准备:一张纸,一根针(可人人准备,也可以组为单位准备)。教法:引导法、表演法学法:动手操作法、读议结合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出示火花,谈话:请大家看这张图片,它是由十张美丽的图画组成的。现在我想把它们都分开,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用刀裁、剪刀剪、铅笔尖在图片连接处戳孔后再撕开……)过渡:小朋友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办法。你们知道吗?邮票就是采用其中一种办法来分开的。(出示邮票)说起邮票这边上的齿孔,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2、板书课题《邮票齿孔的故事》,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轻声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大意。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把记不住的字标出来。3、合作识字。“我说你找”。一人说生字,其他人迅速在生字条中指出。“我指你认”。一人指生字,其他人抢读字音,读准确为止。讨论:不好记的生字怎样记?4、全班交流。小黑板出示生词,指名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纠正字音。还有哪些字记不住?请大家帮助你。三、合作学习,理解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2、合作学习。组内伙伴轮读课文,纠正易读错字音。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尝试读读你认为重要的句、段。在组内提出自己的疑问,互相帮助解决。无法解决的疑问留待全班讨论解决。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动手操作,促进理解。老师提供印有“邮票”的纸,部分同学用手撕纸中的“邮票”,部分学生模仿酒馆中那位先生的做法。交流感受。根据回答指导朗读重要语句。如:用礼貌的语气读两人对话;找出表现两人善于动脑筋的句子,读时突出他们的用心思考;“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英国邮政部门立即采用了这种机器”;“直到现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4、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四、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教学难点: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邮票一枚学生准备:一张纸,一根针(可人人准备,也可以组为单位准备)。教法:引导法、表演法学法:动手操作法、读议结合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读课题。2.回忆: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3.朗读课文。二、总结全文,启发创造1、思考: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的确非常方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用着这样的邮票。这样的方便是谁给我们带来的?独立思考后,与身边的伙伴讨论一下。交流:从西服领带上取下别针在邮票连接处刺上小孔的人,反映灵敏,聪明手巧;阿切尔善于观察,用心思考,研制出邮票打孔机。两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2、过渡:阿切尔通过观察别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经过研究,发明了邮票打孔机,让我们能轻松地撕开邮票。可是,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