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实施教师韩雪峰鲁艳红曾梦花吉鸿周立梅研究课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提取有效性的研究研究目的和意义如何才能设计出有效的问题?如何让我们的阅读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出于此因,提出了这一课题,旨在让教师在平时的阅读课堂教学中学会设计主问题,进而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改善课堂提问的方式,讲究课堂提问的科学性、启发性和艺术技巧。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学会思考,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因此,关注阅读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应成为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问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40分钟内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研究的实施计划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5年3月至2015年4月)1、2015年3月,小组成员就各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交流,梳理全校小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共通性问题,思考课题研究的方向。2、2015年4月,召开教研组第二次会议,确立研究课题,布置研究工作,明确分工,下达研究计划。谈话调查相关教师,初步拟定研究方案。3、2015年4月,讨论和修改课题方案,明确各阶段研究工作重心。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1、2015年4月,研究制定课题实施计划,召开课题组工作会,研讨课题的内涵、特点和研究措施。2、2015年4月,召开开题会正式实施研究,根据课题组的研究方案申报校级小课题研究。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课题组综合运用教育科研的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研究措施,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力求圆满完成研究任务。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6年3月至2016年4月)课题组进行结题的相关工作,完成研究报告、工作报告和相关课题成果资料的整理工作,召开结题现场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研究》阶段性小结上传:胡丹更新时间:2012-5-3020:20:1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研究》阶段性小结一、课题的确立我定的课题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的研究”,我选择这个课题的本意就是实用,实际,每节课、每个老师都离不开的就是提问二、前期工作(一)收集资料,学习理论多途径地理论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提问,研究提问。研讨学习并总结出现阶段我们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提问的理论知识和解决策略。(二)找准根源,把握方向。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分析实际的语文课堂,我研究发现我们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特别是在常态课上,这类问题非常严重。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教师只注重自己问,忽视了让学生提问。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4、存在口头语式提问。比如“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没有任何思考过程,顺水推舟就回答“是”“对”。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三、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发现问题了,我就来解决问题。首先,我制定了严把课堂提问的三个环节:“课前备课中设问”、“课堂实践中精问”、“课后总结中思问”。把课堂提问研究的意识渗透在每个环节,并落实行为。确立了这个教学行为的目标和要求,我心里就有底了,研究起来也更有方向性了。那就是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为了提高语文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我们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课堂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我们在同讲一堂课活动中,就特别留心了各节语文课堂提问的质量,同时观察课堂中老师们的提问技巧,学生们的提问能力,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在评课中,每位老师也都针对课堂提问发表了看法。在课堂中,我首先转变自己的观点。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这么做的:(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