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BC221(春秋和战国)请在年代尺上写出中国古代社会的王朝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中国历史的更替中国历史的更替复习回顾纵向比较:传统道路上继续发展横向比较:与西方国家拉开距离把握两点明清时期: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学习目标1、了解明清帝国的兴替过程,知道明清朝时期的称谓、建立时间及建立者。2、知道明清帝国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及影响。3、了解明朝的疆域,了解明朝衰亡的原因,能正确评价明末农民起义。(一)明帝国的兴衰1、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南京明故宫遗址1368年朱元璋应天(今江苏南京)(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太祖。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之家,少年时曾为地主牧童。公元1344年,朱元璋的家乡遭旱蝗灾害,瘟疫流行,他的父母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相继死去。为了糊口,朱元璋投皇觉寺出家当和尚。但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游食于皖西、豫东三年,历经磨难。此后,朱元璋利用刘福通在北方抗击元军之际,扩充队伍,领兵南下。公元1355年被小明王韩林儿的宋政权授为左副元帅。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将集庆改名为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并被宋政权授为江南行省平章,又自称吴国公。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年号为“洪武”,以应天为都城。同年8月,明军攻克元大都,将元顺帝赶回大漠,元灭亡。此后,朱元璋又用10几年的时间平定了全国。朱元璋2、明朝的统一1368年秋,明军攻占大都,蒙古残余势力逃往漠北。此后,明军先后平定西北等地,统一中国。明朝疆域图○根据地图说说明朝疆域的大致范围。3、明朝的统治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措施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郑和下西洋1)前期2)中后期进一步改革赋役制度兴盛表现皇权加强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对外交往密切市镇经济高度繁荣胡惟庸(?-1380),汉族,濠州定远县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宰相,早年随朱元璋起兵,历任至丞相,骄横跋扈,独断专行,擅自决定官员生杀升降,大收金帛名马。1380年,朱元璋让人告发宰相胡惟庸叛国谋反,不加审讯,随即下令将胡一族满门抄斩,前后追索十余年,牵连诛杀三万余人。之后,朱元璋就宣布废除了“丞相”一职,把丞相的职权分给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东厂”“西厂”“锦衣卫”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明代的直接听命于皇帝,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常合称为“厂卫”。锦衣卫原为皇帝亲军侍卫,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明太祖加强专制统治,特令其兼管刑狱,并给予巡查缉捕的权力,但其本职仍是“侍卫”。锦衣卫的最高长官是指挥使,常由功臣、外戚担任。“靖难之役”后明成祖为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于1420年在北京设立了东厂,用亲信宦官任东厂提督,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奸大恶”的事,并可以直接报告皇帝,有监视锦衣卫之权。厂、卫彼此制约,便于皇帝全面控制。西厂设立于1477年,也是由宦官掌领,但其规模、权力超过东厂,自京师内外到各地王府、大小城镇,甚至偏僻乡村,都有他们的踪迹,1510年被撤销。朱元璋建文帝京师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朱棣明成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阅读第3页第2段,分析明朝衰亡的原因。1、赋税和各种杂税负担增加2、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农民破产逃亡3、长年用兵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明末的农民,面对当时的情况,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4、连年天灾4、明末农民起义时间:领导人:规模:结果:1627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席卷陕西、河南等地,几百万民众参与,持续了近二十年。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起义军。李自成是明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是陕西米脂人,家境贫寒,小时候曾为地主牧羊。明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李自成参加了起义队伍。他武艺出众,善于骑射,又有胆略,号称闯将。1636年,起义军领袖高迎祥被俘牺牲,李自成称闯王。1640年,李自成率领起义军进入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