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1到10排序教案【篇一:大班数学教案《物体的差异性排序》】大班数学活动:《按物体量的差异性排序》和平爱弥儿幼儿园张文亮活动目标:1.观察物体的特征,排除第二特征的干扰根据差异性进行排2.掌握并发现物体的序列规律。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秩序感,并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序。活动准备:课件、地垫20个、数字1—10两套、各类特征的学具20套、工作毯20块、照相机。活动过程:一、导入教学:师: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探险,想去吗?(想),我们首先要经过一座音乐谷,让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出发吧!1.放音乐,幼儿随老师进入活动场地站成半圆。2.提出问题: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音符)②有哪些音符?(1。2。3。4。5。6。7。ⅰ)③它们有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引导幼儿说出音是从低到高唱的,手势动作也是从低到高的。3.手势表现音阶1、2、3、4、5、6、7、ⅰ,和幼儿边唱边做手势。二、基本教学1.点课题:刚才的1、2、3、4、5、6、7、ⅰ就是一组音阶由低到高的排序。2.“示范教学:教师引语:刚才我们走过了音乐谷,现在我们再看神秘门。这是一扇智慧之门,要给它镶上漂亮的宝石,它才会打开,看,这里有许多的宝石,①提问:小朋友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颜色、数量不一样)对,这些宝石它们每一串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⑴这些宝石怎麼样镶上去呢?(看课件:门上提示由少到多的排列。)根据幼儿的观察回答出示宝石。老师小结。⑵引导幼儿观察另一扇门怎样来镶宝石,(看课件,门上提示由多到少的排列。)根据幼儿的观察回答出示宝石。老师小结。(3)“”念咒语芝麻开门,打开智慧之门2、游戏《走迷宫》智慧之门打开后出现了神秘老人,以他的口吻说:大家好,我是神秘老人,很高兴你们打开了智慧之门,下一站大家将要到达趣味迷宫,可是通往迷宫的路坏了,须要大家铺好路才能到达,我为大家准备了铺路用的材料,请你们来铺路吧。①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材料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长短)②整理材料,从长到短排序(出示字卡)③铺路:从短到长搭,每一块搭时要拐弯(出示字卡)④一起走迷宫3、集体游戏《给数字排序》①取智慧果,把每一块材料取下来,后面有数字②做游戏,请黄色数字宝宝到里圈,按1---10排队。③继续游戏,请红色数字到里圈,按10---1排队。三、自主操作1、幼儿自主选学具。2、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并照相。3、看屏幕说规律。四、结束1、以时钟做结束语,幼儿用肢体表现。2、随音乐走出活动室.2010.4.6【篇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设计:10的分解与组成一、设计意图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二、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的兴趣。三、活动重点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四、活动难点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五、活动准备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六?活动形式: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七、活动过程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如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二、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