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执教者:象州县实验小学黎向华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P60—62分数的意义教案目标要素知识目标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单位“1”。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及注意力、观察力、思维能力。课型方式要素组合情感目标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从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操作流程1.复习引入。(看、听、想、做)2.分数的产生。看分苹果:①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②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又分得几个?怎样列算式?小结:这样的计算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需用分数表示。(2)测量的需要:看用米尺度量黑板长度的电脑画面:这是一把米尺,它是怎样量黑板的,量得的结果怎样?〔3米多一些(对着米尺某一刻度)不足4米,即不是整米数〕小结:从上面两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分数是由于计算和测量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而产生的。(看、听、讲、想)1.平均分一个物体,感悟分母、分子的意义。(看、听、讲)2.分一些物体,得到分数。①出示6个苹果,一个是这些苹果的几分之几?(看、想)②分1/3,学生操作,是几个?你是怎样分的?(想、做、动静转换)③梳理(强化理解整体1)(看、听、讲)3.小结。理解单位“1”4.联系生活举例单位“1”。(检测)5.认识分数单位。(独学、同桌互学)1.填一填。(梯度练习)2.分一分游戏。老师说分数,学生操作。(师生、生生互动)3.猜一猜。(师生互动)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分数的产生全面认识单位“1”巩固新知全课总结教学反思:本节课为组研课,课前我认真备课,设计课件。课后集体评课,获得了组内老师的一致好评。这节课我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确定本课的学习重难点是理解一个整体,也即单位“1”。通过课件、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分小棒重点理解了单位“1”这个教学难点,强化次数达到。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师生互动,如:用小棒表示出1/4、2/3等,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能运用孟教授的“七要素”轮换着用,学生全体参与,学习情绪高涨,提高了课堂效益。总评达5个指标,优秀。不足之处:1、导入时分数的产生可把“你知道吗?”放在学习之后了解,其只是分数的记法,不是产生。这样可以节省前面时间,为后面教学留有更多时间。2、在强调把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时,应尽量简洁些。如:一个物体平均分可以有哪些?一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有哪些?再由生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