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跳高技术课件VIP免费

跳高技术课件_第1页
1/11
跳高技术课件_第2页
2/11
跳高技术课件_第3页
3/11
跳高技术•跳高技术包括:助跑技术、一、助跑技术助跑的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在起跳前及时地调整动作结构和节凑,并获得合理的身体內倾姿势,为起跳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一)、背越式跳高的助跑路线大多采用“J”形曲线。这种助跑的全过程,或者是一条近似于抛物线的曲线,或者是一条直线接抛物线的曲线。“J”形曲线的优点是:助跑前段是一条直线或曲率很小的曲线,它便于加速和发挥速度,向弧线段过渡较为平滑自然,可以避免减速。而后,随着弧线曲率由小变大,半径逐渐缩短,使身体內倾逐渐加大。助跑最后一步两脚的连线与横杆投影约成20º到30º角(二)、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的意义•1.由助跑过渡到起跳阶段,如果运动员摆动腿支撑时的屈膝程度相同,那么,內倾状态下身体重心下降的程度,要比竖直状态时大。可认为,在运动员用力相同的情况下,这有助于获得较大的工作距离。反言之,如工作距离相等,则在內倾状态下膝关节弯曲的程度就相对减小,它为缩短起跳时间创造了条件。•2.从內倾状态进入起跳腿着地支撑,所形成的线运动制动和弧线助跑的惯性作用,能使身体自然竖直,这样可以把起跳的偏心推力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有利于提高垂直起跳的效果。3.弧线助跑时,运动员身体逐渐转向侧对横杆,最后从內倾姿势进入起跳,形成肩轴与髋轴的反向扭转。不但充分伸展屈髋肌群,使摆动腿的摆动更加有力,而且有利于人体围绕纵轴旋转。这样,在腾空后,能使身体自然的转向背对横杆。可见,弧线助跑是形成背向越杆的需要,也是产生高效率的重要条件。然而,为了更好的发挥助跑弧线的作用,还需要注意助跑曲线的合理性。(三)、弧线助跑的特点•弧线助跑的特点:跑进时身体重心高而平稳,上体适当前倾,后蹬充分有力,前摆积极抬腿,脚着地时应靠近身体投影点,两臂配合大幅度的摆动。在弧线段跑进时,身体逐渐向内倾斜,加大外侧臂和腿的摆动幅度,头、躯干与脚的支撑点应力求在力的作用线上。助跑的整个过程应具有明显的加速和节凑感。最后3步或5步的节凑应自然加快,最后1步最快。同时要特别注意每一步支撑阶段身体重心的幅度和速度,以及上体位置的相对稳定,以便能够顺利的过渡到起跳,并在起跳时使身体重心迅速地移向起跳点的上方。(四)、起跳点、第一标记点和起跑点的找点方法:(以起跳腿为例)起跳点与横杆近端的距离大约是30至50厘米是起跳点;接着,从起跳点面向横杆的延长线走4步;再向右(左)转走6步为第一标记点其次在向前走7步为起跑点。目前,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大多采用8至12步或9至13步。助跑的距离视运动员训练水平而定,距离最长的可达30米左右。全程路线助跑示意图••走4步•起跳点•走6步•第一标记点•跑4步走7步••起跑点二、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是跳高完整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对正确地完成起跳动作、提高跳跃效果有直接的影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跳高技术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