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坚持——读《孩子你慢慢来》有感小语3:戚谊早晨,阳光柔柔地洒在沙发上,我打开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温柔纤细,深情动人的笔触描写着亲子间的亲密互动,让我的心中充满着温馨与幸福。“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的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母爱,的确是世间最美好的情感。龙应台作为华人世界最有影响的一支笔,她的文字有万丈豪气,然而《孩子你慢慢来》却令人惊叹,原来她的文字也可以有款款深情,她用柔软的文字记录下孩子成长的点滴。母爱如水,这些温暖的文字潺潺地流入我的心河。故事讲的是龙应台经历两个儿子幼年的成长中以及过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里的“妈妈”是那样可爱的一个中国台湾女子,她用爱与理智抚育上天送给自己“作为女人的礼物”,用心感受生命与这个世界最初的接触,感受孩子们在成长中的喜悦与泪水。文中虽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但有着脉脉温情,有着温柔的坚持。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卷首语:“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着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慎重地捏着细细的草绳。淡水的街头,阳光斜照着窄巷里这间零乱的花铺。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地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龙应台愿用一生的时间去等他五岁的手指把这个蝴蝶结扎好。扪心自问,作为母亲面对自己的孩子,我有她那样用一生去等的耐心与勇气吗?作为教师面对自己的学生,我又能如此平心静气地等待他们的脚步吗?记得我女儿两岁多的时候,经常自顾自地玩耍,对一切充满了好奇,一粒沙子、一丝头发、一张糖纸就可以让她沉迷,对大人的话充耳不闻。我当时有些着急和生气,非要把女儿从我认为无聊的玩耍中拉出来,还下定决心要让孩子有礼貌,学会认真听话。就是现在孩子也会对我认为简单的事慢半拍,比如:还不会扎头发、我认为好写的作文题目,她半天找不到思路……可是龙老师让我真切地明白,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真的不可自以为是,你的心急和不科学的指导,有时会伤害孩子、妨碍孩子的发展,扯伤娇嫩的“蜗牛”。家长在着急孩子不进步或进步只有一点点时,请记住:蜗牛已经尽力爬了。静听花开的声音,数数天上的星星,闻闻青草的清香,你会忽然发现轻松许多,才能多去思考,才能多去反思,才能发现曾经忽略的美好。龙老师温柔的坚持告诉我,要对孩子说:“你慢慢来!”作为一名教师,我真正明白了“静待花开”的含义。一个班的学生,不可能一样优秀,对于学困生,我更要学会温柔的坚持。在学生的成长中出现了这样那样让你无奈的事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我们又忍不住要拿学困生去和其他孩子进行对比,认为他们样样都落后,我们希望他们有出乎意料的进步,却不能容忍他们有任何形式意义上的退步。为何不微笑着等一等,告诉他们慢慢来呢?老师不但要对学生平等关爱,还要学会停下来等学生。停下来等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停下来,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是理解学生的不易,只要已尽力,何必非要把所有学生设定一样的标准、一样的目标呢?给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停下来喘喘气,说不定会让学生发现不一样的自己,寻找到自身无可替代的闪光之处。人生路很长,只要我们有着温柔的坚持,就会为孩子们将人生的美好慢慢开启。我要学会温柔的坚持,告诉孩子:请你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