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从怎么看到怎么办邾城畜牧站万立新明小平我区畜禽养殖业要健康发展,动物防疫是保障,而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科学性、管理性都很强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对畜牧业扶持力度加大,畜牧业已成为我区当前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导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动物疫病的不断发生,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生产,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当前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一直威胁着我区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区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动物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由于我区地理位置特殊,又是武汉的卫星城区,方便的交通为畜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外疫传入带来了可乘之机,为我区动物疫病防控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动物疫病防控仍然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经历,就动物防疫监督工作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一: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1、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工作开展难度大。近几年来,由于区委、政府及区畜牧局的高度重视,街(镇)畜牧兽医站改革虽然进行完毕,街(镇)动物防疫队伍基本得到稳定,但就我区而言,动物防疫与防疫监督关系没理清,动物防疫员职能的错位,人员编制与养事经费的矛盾,服务与执法的归属不明析,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而我区的村级动物防疫队伍还未建全,大面积的春、秋集中免疫工作仍然靠街(镇)的几名兽医去完成,一个兽医最少辖4个村,甚至有的辖10个以上,繁杂的工作量让街(镇)兽医难以承受,常年动物防疫工作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近年来,动物疫病呈高发态势,动物免疫的病种相应增多,春秋畜禽强制免疫已从原来的猪、牛、羊扩展到鸡、鸭、鹅等多种动物。从生猪免疫来看,每头猪至少要注射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三种疫苗。难度最大的应该是家禽免疫,我区每年出栏家禽余万只,要在春、秋2个月内集中完成大面积的畜禽免疫工作,工作负荷之重可想而知。再就是开通蔬菜畜禽绿色通道后,高速路成为畜禽进出境的主要通道,而我区境内三个高速路口(武汉绕城高速、大广高速、武英高速)无动物检查站,给我区动物防疫工作留下严重隐患。2、群众动物防疫意识不强,主动配合不够好。由于我区东北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垄岗平原区,西南为湖区和长江带形冲积平原,全区版图面积1500平方公里,人口98.7万,地区及街镇差别,往往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农户不很积极配合动物防疫工作,部分养殖大户存在不按程序进行科学免疫的现象。特别是在家禽免疫方面,散养农户只能晚上操作,一些村组散养农户不积极主动配合,甚至态度恶劣,家禽敞放出去,水禽放进池塘,就很难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注射,从而导致家禽免疫密度难以达到规定要求。3、街(镇)防疫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利于防疫工作开展。我区辖10街3镇1个经济开发区和1个风景旅游区,虽然全区所有街(镇)畜牧兽医站办公用房条件优越化,冷链系统完善,并配置了交通工具,但街(镇)畜牧站的防疫、检疫、诊断、监测等设施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快速诊断器械,监测手段普遍相对落后,也制约着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4、动物防疫监管难以到位,综合防治效果较低。由于村级防疫队伍还未健全,再加上现有兽医素质参差不齐,年龄老化,后继乏力。对分散的饲养户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平时补针工作难度大,使免疫接种密度在非集中免疫期间难以达到规定指标,从而使综合防治效果降低,个别边远地区甚至出现免疫死角,成为动物疫病发生的潜在隐患。二:扎实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办法1、思想认识要有高度。任何工作只有先解决认识观念的问题,才能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行动上体现出来。其根本原因在于街(镇)党委、政府领导以及街(镇)、村干部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有着充分而深刻的认识,关键还在于基层业务部门主要领导是否与街(镇)主要领导勤汇报与村主要领导常沟通,这样才能抓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