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选择的科学经济学产生于资源的稀缺性及由此引起的选择的需要。研究对象:稀缺性的选择---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要(1)需要的无限性需要的无限性与层次性(2)资源的稀缺性稀缺性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问题生产什麽?生产多少?(Whatistobeproduced?)如何生产?(Howistobeproduced?)为谁生产?(Whodoesgettheoutput?)何时生产?(When)谁做决策?(Who)第二节理性和相对稀缺性一、理性(rationality)理性是指不同的经济主体如消费者、生产者、政府在约束条件下追求预期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二、相对稀缺性(scarcity)稀缺不是稀少,人们获取稀缺的资源需要付出代价。机会成本:一定的资源投入某种目的而放弃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没有机会就没有成本。自然资源、劳动、资本、技术、制度是稀缺的。经济人在稀缺的约束条件下,即其选择集是限定的,最大化自己的效用。第三节假设与模型一、假设(assumption)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三步曲:假设、模型与检验。经济理论的可证伪性。好的假设可以使人们更好的关注问题的核心与实质。用不同的假设与理论来解释不同的现象。“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二、经济模型(economicmodel)经济模型由假设、逻辑推理与结论构成。经济模型的检验:直接检验与间接检验。直接检验:检验理论模型的基本假设和描述是否有合理的现实依据。间接检验:检验理论模型所揭示的规律和论断是否与实际经验相符。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的经济意义:★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稀缺性的具体化;★生产可能性曲线表明任何一个经济主体都必须做选择;★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选择的具体内容,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第四节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positive):指排除任何价值判断,首先对研究的变量的含义作出明确规定,然后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提出假说,并依此预测未来,最后用经验和事实来验证预测。实证分析关注“是什么”,包括定性与定量分析。如: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规范分析(normative):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经济分析法,首先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经济现象的准则,做为确立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规范分析强调“应该是什么”,做出价值判断“好不好”。第五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的方法是个量分析。★前提: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完全信息二、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资源的宏观利用和收入分配问题;★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前提: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整体与个体的关系★分析方法基本相同★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密切相关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强调理论的微观基础。第二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市场与竞争一、市场的参与者市场(market)是指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一系列产品价格的买卖双方的集合,也是把商品和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结合在一起的一种交换机制。市场的参与者大致分为: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政府,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二、市场与竞争:完全竞争及其他(一)完全竞争市场(perfectlycompetitivemarket)完全竞争的市场是指这样的市场,该市场有无数个消费者与厂商,每个消费者与厂商的经济活动不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taker)。完全竞争市场具有以下四个特征:有无数个消费者与厂商,他们都是价格的接受者,而不是价格的决定者;产品同质(homogeneous),厂商之间的产品完全相互替代导致完全的竞争;进入与退出市场是自由的(freeentryandfreeexit);信息是充分的,买卖双方的信息是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