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学平台使用说明一、单元教学内容概况本单元教材围绕“自然景观”这一主题,选编的4篇课文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了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以及绚丽多变的火烧云。本组课文的编排方式秉承语文课程新理念,追求专题意义上的新整合,凸现单元主题思路。我们如果把“自然景观”这根主线看作是“一串项链”那么,四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就是这根“项链”上的四颗熠熠生辉的“珍珠”这些课文虽然都是描写自然景观,但描写的方法却不一样,各有特色:《观潮》这篇精读课文选自《喜看今日钱塘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雅鲁藏布大峡谷》,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它的大,还用了好多优美的语言文字写出了它的神奇美丽;《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火烧云》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作品,描写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火烧云图景。从本组课文的题材来看,都是写景的文章。可以把教学目标重点放在三处:一是积累语言,掌握本组课文中需会写的字词、背诵精彩片段;(注意读准一些词:秘鲁、红彤彤);二是以4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三是通过学习,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热爱大自然。二、单元训练点落实《观潮》这篇课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详细记叙了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景象,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作者观察用心,叙述有序,不但从声音、气势、形态几方面直接描绘了大潮的奇特,又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表现了大潮的奇特,使人由衷地感到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自古以来的“天下奇观”。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江潮的神奇壮观,教学难点是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教学时,在学生初读课文、理清“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的基础上,以课文的首句“天下奇观”中的奇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深入钻研,从而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鉴赏这些语句是写得如何具体形象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一篇情趣盎然的说明文,文章非常有条理、有层次地介绍了神奇而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和心中无比自豪与喜悦的感情。在介绍时,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对比、列数字、举例等,细致地展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罕见奇观。文章的语言丰富优美,绘声绘色的故事、准确无误的数字、恰到好处的用词,都使得这篇文章成为一篇极为优秀的说明文。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要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哪些壮丽景观;二是要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其次,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应由学生自己通过朗读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要把指导朗读、抓紧住要点、品味语言有机结合起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来转述课文内容。因此在学习方式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鸟的天堂》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本课语言优美,层次清晰,无疑是一篇有利于训练学生朗读和熏陶情感的好文章。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学难点是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四处“鸟的天堂”所代表的两种不同含义也是本文理解的难点。《火烧云》这篇课文作者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渲染了红霞飞舞、瞬息万变、目不暇接的奇妙景观。在渲染了色彩之后,又描写了火烧云各种奇妙的形态,向我们勾勒出三幅动态的画面: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而且十分传神地写出瞬息之间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的变幻过程。火烧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