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试行)DBJ3702-001-2005(SX)前言本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建标【2004】20号)文件的要求编制。编制本标准的目的是全面总结和推广青岛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经验,统一和规范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各项要求和措施,促进青岛市建筑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行业监管和产业发展水平。本标准以倡导先进性、注重可行性、强化可操作性为指导思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经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建设各方主体意见和建议,就青岛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提出既体现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又便于操作的基本规定、基本尺度和基本指标。本标准的主要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安全生产;4文明施工;5工程质量;6建筑队伍管理;7工程监理;8合同履行。各有关单位和人员在执行本标准时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知青岛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地址:青岛市澳门路121号;邮政编码:266061;联系电话:5068035;电子邮箱:zac@qdjs.com;网址:www.e-qdpm.com),以供本标准修订时参考。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起草单位:青岛市建筑工程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明先、王元斌、孙维珉、朱堂、于周军、钟美昌、刘昕光、黄旭东、孙宪阁、荆兆晖、贾强、崔浩、孙贵柱、余大伟、王振工、王贡顺、陈涛、石百军、王者永、王进文、王德福、李荆、张伟。目次1总则--(1)2术语--(2)3安全生产--(5)3.1一般规定--(5)3.2落地式与悬挑式脚手架--(9)3.3附着式(整体提升式)脚手架--(10)3.4基坑支护--(10)3.5模板工程--(11)3.6"三宝"、"四口"与"临边"防护--(12)3.7施工用电--(12)3.8起重机械设备--(13)3.9起重吊装--(14)3.10施工机具--(14)4文明施工--(16)4.1方案编制--(16)4.2现场围挡--(16)4.3建筑物围挡--(16)4.4信息管理--(17)4.5安全警示--(17)4.6临建设施--(17)4.7场容场貌--(19)4.8现场防火--(21)4.9综合治理--(21)5工程质量--(23)5.1一般规定--(23)5.2建材产品进场验收--(24)5.3建筑结构工程--(26)5.4装饰装修工程--(28)5.5建筑设备安装工程--(28)5.6施工技术资料--(29)5.7质量验收--(29)5.8质量缺陷与事故处理--(30)6建筑队伍管理--(31)6.1承发包管理--(31)6.2从业人员管理--(32)6.3工人权益保护--(33)6.4现场资料--(33)7工程监理--(35)7.1一般规定--(35)7.2项目监理机构--(35)7.3进度控制--(37)7.4造价控制--(37)7.5合同管理--(38)7.6安全控制--(38)7.7质量控制--(38)7.8沟通协调--(38)8合同履行--(40)附录A(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42)附录B(资料性附录)--(43)1总则1.01为提高青岛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促进施工现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与本市实际相结合,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青岛市行政区域内在建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不适用于抢险救灾工程和农民自建房的施工现场管理。1.0.3本标准是规范建筑施工现场各方主体行为,明确建设各方主体的职责和要求,考核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基本依据。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除应遵循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1.0.4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并设专人负责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工作。1.0.5建筑施工现场各方主体应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建筑工程的科学管理。1.0.6本标准为管理性标准,有关技术要求应执行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2术语2.0.1安全生产为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活动。2.0.2危险源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2.0.3“三宝”建筑施工现场作业区工作人员佩戴的安全帽、安全带以及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