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森林水车》VIP免费

《森林水车》_第1页
1/7
《森林水车》_第2页
2/7
《森林水车》_第3页
3/7
小学低年级欣赏教学——《森林水车》第3册第1单元第2课课时第1课时课题聆听《森林水车》(管弦乐)课型欣赏课教材分析《森林水车》是一首通俗的管弦乐曲,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尔所作。曾被列为三个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之一。回旋曲式:序奏+主题+插部1+主题+插部2+主题+结尾,四二拍。序奏主题插部一插部二结尾G大调流畅优美的旋律,缓缓如歌地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森林晨景。G大调带着波尔卡舞曲活泼、愉快的特点,使人联想到水车飞溅着水花快活旋转的情景。D大调情绪欢乐C大调结构工整,富于幽默感。速度加快,在愉快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能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为激发这一学段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采用综合手段,如故事、游戏、律动等等形式,让学生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通过亲身体验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森林时而宁静时而热闹的景象。2、记忆乐曲主题“欢乐水车”,能随着主题做出相应的身势律动;能初步分辨回旋曲的音乐结构。3、通过图形谱、律动、打击乐演奏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熟悉水车形象及主题;通过分段聆听,辅以故事情景的创设,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教学重难点重点:记忆主题音乐“欢乐水车”,能随主题音乐做出相应的身势律动。难点:以故事为线完整表现乐曲。教学准备课件、木鱼、串铃、凳子关键问题设计与解决关键问题:熟悉水车形象、记忆水车主题音乐,给学生充分体验、表现的空间去体会主题音乐带来的欢快、热烈的情绪。解决策略:1、根据主题音乐的情绪,为主题命名。2、了解主题乐句结构,说说水车运转的次数。3、以小组为单位按乐句用双手搭建圆形模拟水车,感知乐句的重复。4、借助图形谱,直观、形象地感受主题旋律特点。5、采用身势律动及与同伴的合作,模仿水车运转。6、自主探索打击乐音色,知道串铃的音色更符合水花的形象,并为主题音乐伴奏。7、最后通过律动、打击乐伴奏等形式,完整表演“欢乐水车”,学生充分体验、表现音乐。音乐资料链接日本歌曲《森林水车》与德国作曲家艾伦贝尔创作的描写性标题音乐名曲《森林水车》同名。歌曲先描绘宁静的森林情景。接下来速度转快,运用象声词“咕噜咕噜咕噜”来描绘水车轮子和磨盘的转动,歌曲的引子则采用了艾伦贝尔创作的《森林水车》的主题旋律。整首歌曲形成了欢快的气氛,歌唱劳动,歌唱春天。教学板书设计森林水车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意图一、认识水车,敲击模仿。1.课件出示马鞍池公园的水车图片。师:我相信同学们都去过马鞍池公园,谁能说说这是什么工具?2.师介绍“水车”。水车是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整体为圆形,周围有许多水斗。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3.出示节奏,分声部用凳子敲击模仿水车运转。(高声部教师握拳敲击凳面,低声部学生用手指来回摩擦凳面)4.出示课题师:我们用敲击节奏的方式来模仿水车,德国作曲家艾伦贝尔则用美妙的旋律谱写了一首管弦乐曲《森林水车》,乐曲还讲述了一个幽默的小故事!二、玩转水车,聆听主题。1.一听主题,命名水车。师: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音乐中的主角“水车”,这段音乐中的水车它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快活的、活泼的,因为速度比较快)师:看来这是一位活泼欢快的水车,让我们一起给他取个快乐的名字。(学生取名)2.二听主题,分析乐句,找出规律。师:欢乐水车一共运转了几次?(4次)3.将学生分成四大组,每出现一乐句每组就用双手搭建一个大圆模拟水车。4.三听主题,选择相应的图形谱。(选择1号)5.四听主题,生身势律动,模仿水车运转。(拍手处可自行完成,也可与同桌合作。)6.选择乐器伴奏。(出示木鱼、串铃)师:如果让我们将敲击乐器代替拍手,模拟水车水花飞溅,你觉得什么乐器比较合适?(学生探索出串铃的音色更符合水花的形象)通过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出课的主角形象“水车”,创设了生活化的开门见山式导入,为愉快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师生双声部的节奏练习,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关系,还形象地模拟出了水车的运转,更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森林水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