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广汉市实验小学黄忠艳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用心思考,善于创新的品质。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心思考,善于创新的品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激趣导入,谈“风”说“风”。1、孩子们,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一个新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赶快来听一听他的声音吧!(播放风声)2、会唱有关风的歌曲吗?(学生自由唱)会背有关风的诗歌吗?(学生吟诗)3、我们知道风能听得见,也能感受得到,可以唱一唱,还能写一写,那么它能画出来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画风》(板书课题)二、复习旧知,巩固字词。1、昨天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和词语,生字宝宝、词语宝宝们都急着和大家见面呢!我们一起来叫叫它们的名字吧!(出示词语:丹青乌云忽然雨丝旗杆眨眼转动斜线)2、哪些生字在书写时要特别注意?生汇报。(丹、乌、丝、眨、斜)相机在田字格中教写“斜”字,生跟着书空。3、词语中有两个多音字,你能找出来吗?(杆、转)请用它们的另一个读音组词。4、生读记词语后师听写词语。5、生对照屏幕订正。二.品读课文,赏“风”议“风”。1、请小朋友一边听课文朗读,一边看课文动画,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板书:赵小艺、陈丹、宋涛)2、(出示课文插图)他们就是赵小艺、陈丹、宋涛,三个小朋友正在一起画画,那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些什么呢?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汇报。“洁白的纸”用得多好啊!你还知道“洁白的”什么?3、三个小朋友正画得起劲时,宋涛问大家——指名读,注意读出问的语气。对这个问题,陈丹有什么看法?生汇报。所以她说话时特别肯定。指名读陈丹的话,分男女生读宋涛和陈丹的对话。4、后来是谁第一个想出了画风的办法?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1的?用“﹏”勾画出相关的句子。(1)赵小艺是怎么想出画风的办法的?你从哪些词语知道的?在书上用“▲”标出。那赵小艺在画上画了些什么?(出示插图,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画上的内容)(师板画飘动的旗子)她是怎样表现风的?(板书:飘)看!鲜艳的红旗迎着风儿轻轻地飘扬,在跳着欢快的舞蹈呢!谁来读读这段话?(2)看了赵小艺的画,宋涛明白了原来风是可以这样画出来的,所以他高兴地说——分组比赛读。(3)赵小艺还会用别的办法画风吗?她在画上又画了什么呢?(师板画风车)为什么风车会转呢?(师板书:转)玩过风车吗?风车转动时会发出什么声音?所以读的时候要有力一些,分男女生读。赵小艺会用不同的办法画风,她的心情怎样?指名读句子,齐读。5、赵小艺会画风了,陈丹呢?你从课文哪里知道的?请用“——”勾画出来。(1)老师有个疑问,在课文的开头陈丹不是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吗?可现在她却说自己也会画风了,这是为什么呢?(2)陈丹又是怎样画风的?(师板画弯弯的小树)为什么小树是弯弯的?(板书:弯)你还知道“弯弯的”什么?(3)老师想来读读这段话。谁来挑战我?6、出示斜斜的雨丝图,请你仔细观察,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画上的内容。(1)这是谁的画?你从课文哪个自然段知道的?请用“﹍﹍”勾画出来。(2)(出示句子)齐读。在赵小艺和陈丹的启发下,宋涛也会画风了,他是多么的高兴啊!师引读,生接读。(3)宋涛是怎么表现风的?(板画斜斜的雨丝,板书:斜)(2)看!太阳公公悄悄地躲起来了,天边飘来几朵乌云。不一会儿,小雨点们一个接一个勇敢地跳了下来,形成了细细的雨丝。一阵风吹来,雨丝被吹斜了,斜斜的雨丝好像一副帘子,挂在天空,多美的图画啊!让我们用自己的朗读来夸夸宋涛吧!7、三个孩子都会画风了,他们又高兴又自豪。齐读课文最后一段。8、师小结: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赵小艺通过()表现了风,陈丹画了()表现了风,宋涛通过()表现了风,你认为他们是怎样的孩子?(师板书:善于观察、勤于思考)9、三个小朋友画的画这么漂亮,课文也写得这么美,我们在一起来欣赏欣赏课文吧!请三位小朋友来扮演赵小艺、宋涛和陈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