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设计说课 溶解的快与慢林芬【实验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5 课溶解的快与慢通过本单元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溶解的概念,同时也在学习中注意到了溶解的快慢这个问题。本次实验教学基于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让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为以后设计科学探究实验打下基础。【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课堂实验和探究活动,了解多种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掌握提高溶解速度的三种常用方法,进而懂得和理解其实际应用、综合应用。 (2)了解对比实验的原则和方法,能依照展示,进行独立的设置和操作,从而达到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的目的,并提高动手验证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操作、实验检测,讨论搅拌、温度等因素对溶解速度影响的情况,得到提高溶解速度的方法和结论。 (2)通过实践应用,加深对提高溶解速度的认识和感受,增进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沟通和实践操作等活动,体会身边的、生活中的科学,培育探究精神,激发学习兴趣,并从中感受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欢乐。【实验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认识和了解多种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掌握提高溶解速度的三种常用方法;难点是学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并能通过实际操作得出准确的结论。【实验器材准备】:玻璃烧杯 6 个、玻璃搅棒 2 支、方糖若干、凉水、热水,研磨器;实验记录表三份。【实验方法设计】:1、实验原型:课文中的实验要求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一份大约 10 克准备两个杯子,每个杯中都盛大约 30 毫升水。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两个杯中,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水。 2、不足之处:食盐颗粒小,颜色又呈半透明,所以,将其放在水中,溶解过程不能很清楚地呈现出来。 3、实验创新之处:在这个实验中,我用方糖代替食盐,解决了实验原型中食盐颗粒小,颜色淡,不易观察,影响实验效果的的问题。 4、创新思路:针对教材中,溶解的快与慢实验原形所存的问题,选取合适的材料,改进实验,解决问题。【实验过程设计】:实验一: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 2、将大小相同的方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杯的水,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实验现象:搅拌烧杯中冰糖溶解得快,不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溶解得慢。实验二:1、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