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读、会写、会求比值。 2、理解并掌握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培育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2、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演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看照片上是一幅什么情景?每周一,我们来到学校后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升国旗。你们还记得_年___月___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顺利升空吗?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 XX 叔叔在船里就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尊严和荣誉的象征,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今日我们学习就由这面国旗展开。现在大屏幕上的这面国旗的长是 15 厘米,宽是 10 厘米,比较它的长和宽,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好,有哪些是表示倍数关系的呢?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长是宽的几倍 1510=1.5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1015=1015 师: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呢?(除法)根据回答列出算式。关于长和宽之间的倍比关系 ,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今日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标题:比【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因此,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来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使其能自主地探究新知,解决问题。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自主探究,团结合作。 1、探究学习比的意义师:比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又如何用比来表示这种倍比关系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 43 页内容,等会请你来给大家讲解你的理解。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同桌沟通后汇报讲解,老师根据情况做相应提示:(1)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交换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2)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这样的比叫同类量的比。两个同类量的比表示这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两个不同类的量,叫不同类量的比。两个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如路程比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