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曙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内容,知道与之有关的一些历史时间概念;通过学习“北京人遗址”,了解原始人类生产、生活的基本情况;理解在原始人类进化过程中“劳动”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知道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能运用教科书的相关文字、图片、历史地图等资料进行简单地整理、分析解释;知道考古资料和口传资料等都是记录历史的重要手段。3.认识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文明发展历程,作为“炎黄子孙”,应该认真了解、认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重点与难点]重点:“北京人”。难点:现代人是如何知道远古人(如“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的?说明:1.通过对旧石器时代最重要、最典型的考古遗址“北京人”的学习,可以了解原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情况,故为本课重点。2.以考古资料等史料再现历史,借此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学史观念,对初学历史的学生有难度,故为本课的难点。[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中国原始人类和主要文化遗址分布图》(教科书P3)。观看地图,汲取历史信息:1.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2.中国是目前原始人类遗址发现最多的国家之一。3.中国古人类和文化遗址分布特点。根据提问,回答、交流。引导学生观看地图并提问:从图片中可看到什么?师生共同解决如下问题:其中哪些是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分布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主要的原始人类遗址集中在大江、大河流域;其中比较重要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有: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培养学生通过读图汲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北京人《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图;《北京人生产生活想象》示意图;《旧石器猿人生活情况》动画录像(上海自然博物馆布景动画)。观察、观看图片和录像,从中提取历史信息。引导学生观察、观看,和学生一起整理出“北京人”的信息:1.体质特征:(略)。2.生产、生活状况:(略)。以直观教学入手,引导学生从图片、图像中汲取历史信息,培养学生阅读图片材料,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1教科书P4“北京人”使用工具的相关图片、文字。阅读相关图片、文字,讨论解答问题。引导学生思考:1.现代人是如何知道“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的?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解旧石器和使用保存天然火的相关内容。借此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学史观念。教科书P4:《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图;《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图;“各抒己见”。阅读教科书P4的相关图片、文字,汲取历史信息。1.引导学生思考,要求学生从比较两者的头部特征:山顶洞人更接近现代人,说明原始人类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2.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P4中有关北京人体质特征和四肢进化的内容,从中分析说明“劳动创造了人”的著名论断。引导学生理解“原始人类是在不断进化发展”和“劳动创造了人”的论断。炎帝和黄帝《上下五千年》上册有关内容。教科书P5、P6有关黄帝的图片。1.讲述、交流炎黄的有关传说。2.阅读教科书P5、P6有关黄帝的图片,从中汲取相关历史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从炎黄的传说中汲取历史信息说明“炎黄子孙”的由来。引导学生讨论:你认为这些关于黄帝的传说是真的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认识:传说也是一种史料,尤其是对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很大的帮助,但又不完全是真实的,需要其它史料的印证。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了解“人文初祖”和“炎黄子孙”的含义。[板书设计][训练设计]《吕氏春秋》等书籍中记载了很多关于黄帝发明创造的传说:有的说黄帝发明了车,有的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传说时代约170万年前约70—20万年前约18000年前体质特征生产生活采集、渔猎为生制造、使用旧石器,使用火炎帝与黄帝头部有猿类特征,四肢与人接近说黄帝发明了煮饭的锅,有的说黄帝教百姓盖房子居住。黄帝几乎成了古代发明创造的“万能博士”。1.请你结合材料谈谈传说与历史史实有何差异?2.如果需要探究关于黄帝的历史,这些传说是否有价值?为什么?[案例]关于“北京人”的教学教学实施过程:教师:出示图片《北京人头部复原像》,让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