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摘要当今社会是充满残酷竞争的社会,对于多如牛毛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自然成了竞争的主战场。几乎所有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将来可以获得较高的职位,很好的薪水,他们中的有些人为此在大学期间进行过刻苦的学习,希望较高的成绩可以换取一份不错的职位与薪水;也有些人在大学期间疯狂参加各种活动,希望可以通过自己丰富的经历博得企业的青睐。但是,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当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别现象,大学生普遍都认为就业很难,找到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不容易。而大部分企业认为中国大学生对社会需求而言,不是太多,而是太少!这说明了当今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方面还有一些误区。下面我将从①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与特点②大学生就业的几大误区③对当今大学生的几条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一下浅析。关键词:就业难就业现状就业误区建议一、关于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与特点分析1、大学生认为和未来就业有关的因素分析调查中显示,有74.7%的同学认为“目前没有工作经验”是自己就业最大的障碍,有45.2%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学专业不好影响择业,30.5%的同学认为学校的档次影响了未来就业,32.6%的同学认为成绩水平和未来就业有关,还有21.2%的同学认为靠关系才能找到好工作。从这些资料里可以看出来,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方面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当前大学生对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非常踊跃,并热情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工作、勤工俭学、打工兼职等,其实也是为了更好的应对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工作经验”。所有这些目的都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旨在更好的应对当前就业市场的挑战。2、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目标方面首先,关于大学生对择业方向的选择。首选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发达城市的占78.3%,首选在自己家乡的占21.4%,且绝大部分为女生,主动去边远地区的仅仅占0.3%,这个数字低得很,甚至可以忽略掉。这其实反映了大学生自身择业的期望值较高,而且比较实际。他们一方面希望能有一个较高的工资收入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另外又关注单位和个人发展前景,都显得比较实际,没有人愿意去偏远的地方。其次,对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单位进行了解,结果发现,选择到外资企业就业的比例最高,约占36.2%;其他依次为国家机关27.2%,私营企业占18.6%,高等院校10.6%,国有企业7.4%。从数据看出,目前的同学较多的倾向于去外资企业工作,这可能与改革开放的加强,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且其有较高的福利待遇有关。国家机关,如公务员、高等院校、其他事业单位、科研单位等传统就业单位也不在少数。另外,对于大学生毕业工资选择方面,我们调查的专科生中,67.2%的人选择了1000-2000之间,13.3%的人选择了1000以下,选择2000以上的有19.5%;3、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和就业途径调查显示,有56.7%的学生认为“亲自到用人单位应聘”是就业最有效的途径,有46.8%的学生主要是“通过人才市场中介或者学校网站”,这说明大学生正习惯于通过市场双向选择而求得职位。另外有相当比例的学生首选“依靠父母、亲戚关系”获得就业,占25.3%。有些硕士和博士生选择由“学校推荐”,有12.7%的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从目前就业途径的选择看,网上择业所占比例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作为一种就业的有效途径,正越来越被大学生青睐。在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方面,网络中介成为了一种潮流。网上求职可以极大地缩短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在沟通中的时间差。由此可见,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职业信息资料库,通过网络途径实现就业,是大学生乐意接受的一种方式。可以发现,在求职渠道上,社会招聘会、学校招聘会所占比例分别为31.7%和36.7%,表明招聘会作为求职主要形式之一,在现在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二、大学生就业的几大误区误区1:“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学历太低。“学历越高越好找工作”抱着这样的想法,“先考研后就业”就成了许多大学生的理想选择很多同学都把考研学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期待今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这是一种选择,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总有人因考不上还要去重新就业,即使考上了将来还要面临就业的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