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希拉里传TheLifeofHillaryRodhamClinton卡尔伯恩斯坦著1.你是想成为生活中的主导者,还是一个次要人物,只是去说别人认为你该说的话,做别人认为你该做的事?2.这个家里没有胆小鬼的位置。(在希拉里四岁时母亲鼓励希拉里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并追求自己的目标)3.母亲敦促希拉里为自己制定远大的目标,并建议她尝试成为美国第一位最高法院女法官。母亲还希望,无论在多混乱的情况下,她的孩子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想象自己体内安装一个水准仪,然后努力让这个气泡停留在正中央。有时,她会向上移到那个位置。。。这时,你就得想办法让它回到原来的位置。4.她的老师鼓励她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要“尽自己的努力为他人服务”,通过行善来抚慰自己不平静的灵魂。5.母亲经常教导希拉里:“你可以做任何事、渴求任何事、没有任何理由要求一个女孩子设定比弟弟们低的人生目标。”6.她天性友善、风趣幽默,并具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她大方和优雅的气质使得人们2喜欢常聚在她周围。人们发现,希拉里处理各种事物都直截了当。7.她激励自己的方法就是为自己设定目标,无论是个人目标还是推动一项事业的目标。8.希拉里总是能够有力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总是有她自己的看法,也总是不遗余力地捍卫自己的想法。9.她推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不把人们当做百分点来看,不想着总去操纵控制别人。”10.从青春期起,希拉里就认定,她生活的意义是永不停歇的探索,以确定正确的目标,并力求将其变成现实。11.有人问她,二十多岁时最令她欣喜若狂的经历是什么,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爱上比尔克林顿”12.“我从未见过像比尔那样兴趣广泛、头脑灵活、魅力四射的人。他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效率极高。他对世人的爱像小说家的爱一般,他能记住他们身上特别的地方,他倾听他们的谈话,然后用无比巧妙的方式回应他所听到的东西。他很风趣,善不于观察,对聪明和人不聪明的人他同样关注......他努力跟人们交谈,一3切的一切都表明他天生就适合从政。人们会问:“好吧,你难道真以为比尔会成为总统吗?”当然!我认识他还不到两个小时就被他折服了!”13.他身上集合了令人惊讶的矛盾品质:既具有自我意识又能够自我否定,尽管你目标明确却又无法轻易做出决策。14.“我只是喜欢在她身边,因为我觉得跟她在一起从来不让人感到厌烦,所以一开始我就告诉她我愿跟她白头偕老,我认为那很重要。”15.“在日常生活中,我看到的那个比尔克林顿都需要妻子情感上的支持。他依赖她,时时谈起她,无论做什么都把她当做是永远可以让他依靠的、坚不可摧的直布罗陀岩石....当他们取得平衡的时候,可以互为补充。他们的伙伴关系为他的领导才能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她是锚,他则是帆;她是现实主义者,他则是梦想家;她是战略家,他则是战术家。16.“她有一种无畏的品质,有一股勇往直前的坚定力量,而他则不具备这些素质她具有杀手的本能。她争取什么的时,都会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较量、战斗,一定要让战火烧到对方的阵营。她没有比尔的那些曲折迂回,谨小慎微的心思。”417.她做事总是经过深思熟虑,她的思维方式有点军事化的缜密风格:观察地形,发现障碍,识别不利情况,然后分别采取相应的行动。比尔的思维方式则不尽相同。他反应比较慢,很难识别他人的恶意,他假定别人都是好人,愿意花几个月的时间赢得别人的信任。而希拉里则随时准备在危急关头先除去敌人。18.在刚刚遇到比尔克林顿的时候,希拉里就热忱地相信一个人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她永远不会屈服于任何莫名其妙的神秘力量,或者容忍其他人独断专行的个性,因为她已经领教过母亲为此付出的沉痛代价。她更不相信(/一个人,尤其是她自己)会在扭转局面和改变其他人的天性时束手无策,因此在做这两件事情的时候,她显得异常坚定。19.希拉里已经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彻底、完全为比尔克林顿而疯狂”。在克林顿北上华盛顿探望希拉里的日子里,她的“气色完全不一样了,整张脸都红润起来。”20.“希拉里对我而言非常重要,她是我认识的这个世界上最出色的人。而且有这样一个女人全心全意地爱着我难道不是一件美事吗、。这就是事情的来龙去脉。”521.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