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1.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具体方式有哪些?(山东)1.请进来的方式(1)请社区里的人员为孩子开展活动;(2)利用社区的物、景和设施教育孩子;(3)利用社区开展的活动和日常发生的事情教育幼儿。走出去的方式(1)建立儿童活动机构;(2)开展流动幼儿教育服务;(3)建立家庭教育辅导站,开展指导家庭教育的活动;(4)与社区联手,优化社区环境的活动。2.试述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河北)2.(1)游戏是满足幼儿需要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2)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强有力工具;(3)游戏有助于幼儿去自我中心;(4)游戏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制力。3.试述幼儿园与小学脱节的根源。(天津)3.(1)观念的差别;(2)体制的分立;(3)教育实践的差异。4.试述幼儿园环境育人的特点。(上海)4.(1)设置的目的性;(2)范围的弥散性和时间的持续性;(3)影响的渗透性。5.试述幼儿判断的特点。(江苏)5.(1)以直接判断为主,间接判断开始出现;(2)判断内容深入化;(3)判断根据客观化;(4)判断论据明确化。6.试述运用观察法研究幼儿心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福建)6.(1)观察前观察者要做好准备;(2)观察时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3)观察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4)观察应排除偶然性,一般应在较长时间内系统地反复进行。7.试述幼儿园教育工作过程的基本原则。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过程主要是指教育的内容与要求、教育的组织与实施、教育的评价三个方面的一个循环过程。(1)教育内容与要求方面情境化。教育内容应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使其达到潜移默化地教育人、影响人的目的。活动化。活动既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教育内容的本身。过程化。教育内容强调的是活动过程与方式方法本身的教育功能。经验化。教育内容强调要注重儿童的经历、感受体验的教育价值。生活化。教育内容强调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相连,并注重教育与生活的沟通,让儿童在生活中得到教育,在生活中得到发展。(2)教育组织和实施方面:平等原则、创造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环境创设的原则、教学的原则、师幼互动的原则、托幼衔接、幼小衔接的原则。(3)教育评价方面:各方协作原则、教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原则、方法的多样性原则、双重评价原则。8、试述《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内涵实质。(1)关于保教结合原则。《规程》中提出的“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从倡导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到20世纪80年代倡导的学会关心的“三个学会”与“三个面向”的未来教育观点来看,表明了幼儿园贯彻保教结合的原则是完全符合当前世界教育革新和发展趋势的。“保教结合”指教中有保、保中有教的工作方向和实施途径,两者统一为一条原则,既反映了学前教育的特点、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和幼儿园工作的规律,也突出了幼儿教师职责的特性。(2)关于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①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目的指人或组织对行为结果的主观设想,是一种主观状态;而目标是意识所针对的具体的行为对象,是客观可经验状态。②学前教育目标。确立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一是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依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要求。三是依据学前教育的启蒙性质。学前教育目标结构体系、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质要求。(3)关于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一是创设必备的活动区、二是加大幼儿园绿化程度、三是充分开发幼儿园空间潜能。(4)让幼儿主动活动、有充分的探索操作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必须使幼儿园每一项活动都是幼儿的主动活动,即在活动的组织过程必须保证幼儿的积极主动性。(5)关于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任职条件和幼儿教师素质。幼儿园工作人员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爱护儿童,尊重儿童,是做好学前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教师和家长互相尊重和团结,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修养,是幼儿教师的必修课程。(6)关于幼游戏。《规程》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