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第1页,总8页2023-2024学年沪教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1)图中①、②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1.(2)图中河流的流向是()1.(3)图中甲乙丙丁四条虚线所在地形部位最不可能形成小河的是()1.(4)若该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某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5)该地形图如果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来表示该地区的颜色大部分是()A.100米B.200米C.300米D.400米【答案】B【解析】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读图分析可知图中①点的海拔为400米②点的海拔为200米由此可判定①、②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400-200=200米【答案】A【解析】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图中河流的流向是西南流向东北【答案】A【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谷为集水线易形成河流或小溪山脊为分水线不易形成河流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甲为山脊乙、丙、丁为山谷依据题意【答案】A【解析】根据数字式比例尺1:200000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某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千米也就是7000米【答案】C【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褐色表示高原、山地从图中看出该域海拔高于500米为高原山地因此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黄褐色表示2.(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2.(2)既位于北半球又在中纬度的点是()2.(3)据图判断C点在B点的方位是()A.(20ºN40ºW)B.(0º40ºW)C.(40ºS,20ºW)D.(20ºN20ºE)【答案】B【解析】【答案】B【解析】试卷第2页,总8页【答案】D【解析】3.(1)图中①②两点的相对高度接近()3.(2)图中②地比③地()A.200米B.4000米C.8700米D.10000米【答案】C【解析】【答案】A【解析】4.(1)读“刘家场镇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判断假如在野外宿营一般不能选择图中①处的主要原因()4.(2)图中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A.位于陡崖地形坡度大B.位于山脊风力强大C.位于鞍部地形复杂D.位于河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答案】D【解析】考虑到暴雨可能引发山洪而产生危险同学们不应该搭帐篷宿营的地点是①地该地是山谷部位野外宿营时为防止岩石坠落不能选择在悬崖下扎营为防山洪雨季不能在山谷、溪流旁宿营根据题意【答案】A试卷第3页,总8页【解析】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可得甲路线沿等高线的边缘修建该路线坡度缓适宜建公路5.地图的三要素被称为地图的“语言”下列哪一项是()A.比例尺、方向、颜色B.比例尺、方向、图例C.比例尺、方向、注记D.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答案】D【解析】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颜色不是地图的三要素6.(1)关于图中点④说法正确的是()6.(2)图中②点位于③点的()6.(3)关于图中①点经纬度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6.(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在经纬线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西半球B.位于中纬度地区C.位于北温带D.位于南半球【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7.将下面地形类型与其形态描述用直线连接起来A.山地①海拔较低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B.平原②海拔较高一般在500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C.高原③周围高中间低四周有山岭环绕D.盆地④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峻E.丘陵⑤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但坡度比较和缓【答案】AOB②C③D④一E⑤【解析】8.关于地球仪上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纬线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D.任何一条纬线都能把地球平分成两个半球【答案】B试卷第4页,总8页【解析】连接南北极的是经线故A错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B正确纬线的长度不相等故C错误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故D错误故选B9.一游客在旅行日记中写道我去过世界上一个神奇的地方在那里我面向南半球背靠北半球右脚在西半球左脚在东半球……这个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