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齿轮参数测试验VIP免费

齿轮参数测试验_第1页
1/5
齿轮参数测试验_第2页
2/5
齿轮参数测试验_第3页
3/5
齿轮参数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游标卡尺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的方法。2.通过测量和计算,熟练掌握渐开线的性质及有关齿轮各几何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被测量的齿轮。2.游标卡尺。3.计算工具,草稿纸,笔等文具。(自备)三.实验原理与方法:渐开线直齿圆柱的基本参数有:齿数Z,模数m,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分度圆压力角等,这些基本参数都与齿轮的各部分尺寸密切相关,所以可通过游标卡尺测得齿轮各部分得尺寸,并计算得出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得基本参数。1.确定齿轮得模数m和压力角渐开线齿轮的公法线长度测量如图1所示,用游标卡尺的两个爪分别与齿轮上两齿廓相切,用这种方法测得的跨距,称为齿轮的公法线长度,用W表示,因游标卡尺只能与渐开线齿廓相切,而不能相交,所以游标卡尺两两爪所跨的齿数n,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跨齿数的多少应由齿轮的齿数Z决定,可查看表4-1或按下列公式计算:N=Z+0.5180表4-1齿数12-19-28-37-46-55-64-73-Z1827364554637281跨齿23456789数如图1所示,若卡尺跨n个其公法线长度为:Wn=(n-1)Pb+Sb若卡尺跨n+1个齿,则其公法线长度为:Wn1=nPb+Sb所以Pb=Wn1-Wn又因为Pb=Pcos=mcos所以m=式中Pb为齿轮基圆周节,它由测量得到的公法线长Wn和PbcosWn1计算得来,可能是15度,也可能是20度代入上式计算出两个模数,取其模数最接近标准值的一组m和即为所求的模数和压力角。*2.确定齿轮的齿顶高系数h*a和顶隙系数C根据标准齿轮齿根高的计算公式hf=ddf2*hf=m(h*a+C)其中df可用游标卡尺测定,d可计算求得,因此可求hf。在***式中仅h*a和C未知,由于齿制的ha和C均为已知标准值,故分别用正常齿制的h*C*=0.25和短齿制h*C*=0.3a=1,a=0.8,两组标准值代入,符合上式的一组即为所求的值。3.确定一对互相啮合的齿轮的啮合角和中心距a一对相互啮合的标准齿轮,用上述方法分别确定其模数m和压力角后,则可算出啮合角和中心距a。mcosa=(Z1Z2)2cos实验时,可用游标卡尺直接测定这对齿轮得中心距a‵,测定方法如图2所示。先使该对齿轮作无齿侧隙啮合,然后分别测量齿轮的孔径dk1,dk2及尺寸b,由此得:a‵=b+1(dk1+dk2)2ba‵图-四.步骤和要求1.直接数出被测齿轮的齿数Z,并由表4-1或计算公式求得测量时卡尺的跨齿数n。2.用游标卡尺尽量精确地测量公法线长度Wn和Wn及齿根圆直径df,中心距a‵,读数精确至0.01mm。注意每个尺寸应测量三次,记入实验报告附表取其中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3.代入前面的各式中,求出该测量的模数m,压力角,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啮合角,记入实验报告附表,最后将计算中心距与实测的中心距进行比较。图3注:当Z为偶数时,可用游标卡尺直接量出da与df如图4(a)所示,当Z为奇数时,可间接测出da与df,如图4(b)所示,其计算式为:da=dk+2H1df=2[H2-(H1+dk)]=2H2-2H1-dk2五.思考题:1.通过两个齿轮的参数测定,试判定该对齿轮能否啮合?2.决定渐开线齿廓形状的基本参数是什么?3.测量时,卡尺的量爪若在渐开线齿廓的不同位置相切对所测量的Wn和Wn1的读数有否影响?为什么?4.测量齿轮公法线长度是根据渐开线的什么性质?实验报告班级:级别:姓名:实验日期:成绩:教师:一、参数测定与计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齿轮参数测试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