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方案(最新)根据国家住建部、省住建厅相关文件精神,为深入推进我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争创国家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城市为目标,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以街道、河流以及旅游景点周边的行政村为重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试点与推广工作,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助推美丽乡村建设,为建设美丽宜居的大美XX奠定良好基础。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按照“好懂易记、简便易行”的原则,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会烂”和“不会烂”两大类。(一)会烂垃圾。指厨房产生的食物类垃圾及果皮等,主要包括:剩菜剩饭(沥干汤水)、菜根菜叶、果壳瓜皮、腐肉、肉碎骨、蛋壳、过期食品、残枝落叶、农作物秸秆和粪便等。(二)不会烂垃圾。指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及其他垃圾等,主要包括废电池、温度计、废旧电子产品、过期药品、过期化妆用品、废油漆桶和粉尘、废弃农药、化肥及农药包装物等有毒有害垃圾;卫生间废纸、纸巾、烟灰烟蒂、贝壳等其他垃圾以及报纸书刊类、塑料、农用残膜、玻璃、金属和织物等可回收垃圾。三、“两次四分”的分类方法按照群众可接受的原则,以源头分类为突破口,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两次四分法”。(一)农户初分。农户按照上述分类标准,将会烂垃圾和不会烂垃圾分别投入分类垃圾桶内。将不会烂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单独投放。可回收利用的垃圾自行出售给物资回收部门。(二)保洁员(分拣员)再分。保洁员利用密闭式小型机动三轮车,每天上门对各户投放于分类垃圾桶中的垃圾进行二次收集分拣,一方面纠正农户初次分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将会烂垃圾投入堆肥间堆肥;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好卖垃圾),按照谁分类,谁受益的原则,在村可回收垃圾收集处暂存,出售给物资回收部门,销售费用归保洁员所有,将混入的有毒有害垃圾“废电池(锅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皮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分拣投入到有毒有害垃圾收集桶,按要求临时贮存,按国家有关规定运输、处置;将其他垃圾(不好卖垃圾)投入设置的密闭式垃圾集装箱,按照“村收集、街道转运、区处理”的模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四、收运处理体系建设按照工作可持续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体系。(一)垃圾桶(箱)。农户用分类垃圾桶按照一户一套(双内胆连体桶1个或单体桶2个)的标准进行配备,并分别标注“会烂”、“不会烂”字样。农村公共场所和企事业单位也要依据实际配备分类果皮箱。(二)收集车。按照每个行政村1—2辆小型机动三轮车的标准进行配备,用于收集“会烂”、“不会烂”垃圾。(三)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以街道为单位,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建议采节能XX效、环保防臭处置模式,也可采用机械制肥处理技术。根据街道人口规模大小及村分布,可建设1—2处机械设备处理设施或用房,选择微生物发酵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处理设施的选址应尽可能结合街道生活垃圾压缩站建设,一般应距水源保护地、河流和村民居住区有合理距离。有条件的要对处置后的生活垃圾肥进行化验检测,有效做好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工作。运输、处置过程中避免二次污染。(四)垃圾压缩站。加快农村垃圾压缩站建设步伐,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压缩中转处理全覆盖,完善街道转运环节。垃圾压缩站应配套有毒有害垃圾临时贮存设备。(五)可利用资源品收购站点。加快农村废品收购网点建设,确保好卖垃圾销售方便、渠道规范。五、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按照“五有”标准,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长效管理运行机制。(一)有组织机构。明确一名分管领导负责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制定符合本辖区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目标要求,研究制定推进措施,确保工作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