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体育教学中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教育对策——以麒麟区为例曲靖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制体育教学中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教育对策--以麒麟区为例摘要自1979年我国政府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的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出现了“独生子女问题多”、“独生子女难教”的思想倾向,据有关文献报道大约32%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对这些学生进一步调查发现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危机意识、协作精神等都比较薄弱。独生子女的心理障碍使其在体育学习中造成了重大的阻力,研究体育教学中的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教育对策迫在眉睫。笔者结合使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多种调查法针对独生子女的心理障碍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体育运动以其特有的形式和内容,是练习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锻炼人的性格,磨练人的意志,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激发人的进取心,激励人奋发向上和追求健康积极的生活目标。体育教学中研究如何使独生子女通过体育运动克服心理障碍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妄想,并能发展自身的潜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并端正自我意识;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体育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讲解示范有感染力、改进教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样性和多选择性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等及时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心理障碍,这是每个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忽视的。关键词:体育教学;独生子女;心理障碍;教育对策目录引言…………………………………………………………………………………1文献综述……………………………………………………………………………11研究对象与方法…………………………………………………………………21.1研究对象………………………………………………………………………21.2研究方法………………………………………………………………………22体育教学中独生子女的心理障碍讨论与分析…………………………………22.1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现状……………………………………………………32.2体育教学中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成因………………………………………42.3体育教学中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特点………………………………………52.4体育教学对独生子女心理障碍的作用………………………………………62.5对体育教学中独生子女理障碍提出的建议和对策…………………………73结论………………………………………………………………………………8参考文献……………………………………………………………………………9引言近年,独生子女的心理障碍问题越发突出,因而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的健康包涵三个要素: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被人们所认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包含两层含义:一种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和谐的状态;另一种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而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当然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体育运动以其特有的形式和内容,是练习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锻炼人的性格,磨练人的意志,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激发人的进取心,激励人奋发向上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