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双拥工作交流汇报材料镇位于xx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区总面积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6万余人,辖2村8居,有重点优抚对象27人,军属159人,复退军人781人;辖区驻有重庆警备区、武警六支队、78408部队、高炮预备师一团等部队8支,官兵1800余人。在军民共同努力下,南坪镇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发展,截至2011年末,全镇gdp39.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30.8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8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6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714元,先后获得全国文明镇、“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集体、xx市双拥模范镇、xx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镇、xx市综合实力小城镇等荣誉33项。2011年,南坪镇升级为xx市特大镇,镇党委政府以此为契机,按照“地方军队同步发展、共同发展”的思路,在“军民共建渝洲强镇”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们的做法如下:一、坚持“三个到位”,双拥工作机制不断夯实一是组织领导到位。精心构筑“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基层单位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驻军部队首长为副组长,基层单位和辖区骨干企事业单位为成员的的镇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统领全镇双拥工作,并下设配有专职人员的双拥办,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各村居也相应成立以村(居)党委书记为负责人的双拥工作指导(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开展本辖区内双拥事务和双拥活动,由此形成了“分级负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落实”的双拥工作新格局。二是制度措施到位。制定了双拥办工作职责和例会制度,健全了双拥工作联络员机制;完善了共建公约、共建活动内容、联系制度;坚持“六项制度”,即双拥工作例会制度、军政座谈会制度、镇领导现场办公制度、信息通报制度、走访联系制度、总结表彰制度;坚持定期联系部队,上门办公,将联系活动情况列入领导年度述职重要内容,接受考评和监督;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村委会、居委会年终班子考核,作为争优创先、第1页共4页评比考核的重要条件,并与奖金和待遇挂钩,促进了双拥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宣传教育到位。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增强军民共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每年冬季征兵和八一“双拥月活动”时机,采取宣传车、黑板报、座谈会和固定双拥标志等形式,加大双拥和国防教育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镇双拥工作氛围。近几来,我镇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制作双拥固定标志11处,在新闻媒体上展示南坪镇双拥活动20多次,为“军民融合式发展”双拥理念深入人心做出了积极贡献。2011年,重庆警备区组织部分在渝部队国防军事演习,我镇主动承担了制作宣传标志任务,为警备区军演营造了良好氛围。二、实施“四心工程”,支持部队建设再上新高一是创造环境促使部队官兵安心。长期以来,镇财政在双拥工作这一块重视投入,建立了双拥工作经费自然增长机制,通过《南坪镇财政预决算报告》以人民代表审议通过的形式确定下来。先后出资100多万元为预备役一团修建了一条480米长的“拥军路”;出资80万元为预师一团修建了“拥军广场”;出资60万元为武警六支队安装天然气、修复道路;出资20万元与部队共建军地两用垃圾站;出资为武警六支队安装燃气锅炉,解决了上千官兵吃饭、洗澡问题;出资20万元改造武警六支队军事设备设施;出资对预师一团家属楼旧房进行改造。镇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对警备区至预师一团沿线、学府路沿线部队营区周边环境进行美化、绿化,为辖区部队创造了良好的训练和生活环境。二是创造条件力求部队官兵放心。2010年,重庆警备区拟迁建我镇二塘村,16户企业3600多名职工需搬迁,镇落实工作经费200多万元,组织600多人的调解和拆迁队伍配合区有关部门,圆满完成了这个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在一年内完成的艰巨任务,为重庆警备区节约资金上亿元,使部队整体南迁工程得以顺利进行;通过几届党委政府和努力,我镇成功解决了武警二支队教导大队与海棠村斑竹林村民小组地界权属问题;解决了二塘村牟家嘴村民小组与78408部队地界权属纠纷,归还了部队72亩土地权属,成都军区首长为此亲自题写“长江之滨水第2页共4页护鱼,千金岩上义拥军”盛赞南坪镇。二是开展活动换取部队官兵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