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基层党组织经验交流材料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XX基层党组织经验交流材料供大家参阅。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20XX镇共有党员903人,党总支5个、党支部40个。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持续加强阵地建设,着力转变党员思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抓学习,强化服务意识。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党章》、《宪法》为重点,狠抓干部作风建设,拓展党组织学习内容,丰富党员生活,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创新学习机制,着力在规范基层组织学习运行机制和健全学习保障机制上下功夫,创优学习环境,落实基本保障制度,搭建好学习平台。镇党委制定党委中心组和镇村干部年度学习培训计划,规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篇目,先后组织大型学习活动10次。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视野开阔、观念更新、素质提高、能力加强,最终达到提升素质、促进工作的目的。二是抓管理,提升服务能力。狠抓重点少数这个关键,培养一批村级组织带头人,引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是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明确班子成员的权限和职责,始终做到重大事项由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一言堂、一人定,努力维护班子团结,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贯彻执行。二是坚持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三是加强对各级干部、各驻镇单位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考核管理,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监督落实,确保党员干部行动有规矩、有约束、有方向。三是抓阵地,夯实服务基础。在全镇范围内推行村级活动场所达标管理,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和资源,通过新建或改建,实现村级活动场所逐年达标升级。按照“八室两栏两场一厅”的要求,打造集党员活动、办公议事、便民服务、文化娱乐、促农增收为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性阵地,着力解决少数第1页共4页村级活动场所功能不完善、活动不经常、管理不规范、利用率不高、资源闲置等问题。同时,开展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中心)建设,结合各村(社区)实际,按照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的要求,广泛开展标准化便民服务大厅(中心)软硬件建设。目前全镇已建成村级一厅式便民服务大厅8个,其余7个村正在创造条件进行规范建设。四是抓示范,提升服务质量。坚持以上率下,镇机关党员干部带头为民服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镇机关党员领导干部经常深入村组联系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结合精准扶贫工作,镇机关支部党员和村贫困户一对一建立联系,形成有力的帮扶网络。镇党员领导干部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本,随时记录关系群众生产生活、我镇经济发展和稳定,以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做到随记随办,养成了党员领导干部“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的良好风尚。通过上述举措,全镇党组织战斗力普遍较强,党员素质普遍较高,服务意识普遍较浓。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全镇党员队伍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大多数农村优秀青年在外务工,有质量地发展培养新党员难度较大;部分村干部和党员的服务意识有待提高,服务方式方法单一,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够好;党员管理体系不健全,缺少引导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和机制,个别党员宗旨意识不强;个别村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三会一课”活动流于形式,对党员没有吸引力;流动党员管理上存在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到位、组织隶属关系难转接、身份难明确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关键在于找准载体,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一是抓住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党支部班子建设是必须始终抓住不放的核心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建立五大机制:一是协调机制。要明确村务管理的主体、村务管理的权限、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二是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村务决策的程序,突出村民在决策中的主体地位和“三支队伍”在决策中的重要第2页共4页作用,使村级决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