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幼儿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张亚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幼儿园摘要:幼儿文学作品鉴赏,是幼儿在进行作品鉴赏时在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多方面的功能下,通过有选择、有目的的欣赏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可见对幼儿进行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有其必要性。但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较贫乏,鉴赏水平低,在鉴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文学作品鉴赏,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关键词:幼儿文学作品鉴赏幼儿园在组织幼儿进行文学欣赏时,通常是幼儿刚开始对所欣赏的作品有点兴趣,时间一长幼儿就会出现茫然,无兴趣状态,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毫无兴趣,注意力开始转移,大多数原因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生活经验较贫乏,鉴赏水平低,在鉴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方法,借助一些教学手段,提高幼儿的欣赏兴趣,引导幼儿进行文学作品鉴赏,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幼儿园申报的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课题《幼儿文学作品鉴赏与表演游戏的开展》已进行有近两年了,我作为课题组的一员,对于如何加强幼儿文学作品鉴赏活动的组织形式在我们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勉。一、利用教师的情绪、动作吸引幼儿理解作品幼儿总喜欢模仿,教师丰富的表情,夸张的肢体动作,抑扬顿挫的语气,无不吸引着幼儿,所以,我们在选材上会注意要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幼儿感兴趣、教育意义或意境比较美的文学作品,如中班《狐狸爸爸鸭儿子》,教师在讲述中注重了表情和动作相结合,如:狐狸肚子饿了,就到处找东西吃。他来到河边的草丛里,东翻翻,西找找,竟然发现了一个大鸭蛋!就一个箭步跳上去抱住鸭蛋,迫不及待地把它放进嘴里。刚要一口咬下去,脑袋里去有个声音说:“你是想吃鸭蛋呢,还是想吃肥嘟嘟的小鸭子呢?”先是狐狸肚子饿的有力无气的找吃的,到看到一个大鸭蛋时两眼放光的表情,教师的语气、动作都表演的惟妙惟肖,把幼儿带到了故事的情境中,让幼儿感受到作品中的所要表达的意境。再如大班《彩色的雨》是一首优美动听、充满童真童趣的散文,教师利用优美的轻音乐,加上动听的声音,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到散文中形象的把小雨点比喻成亮晶晶的象一粒粒透明的珠子,那黄色的、蓝色的雨衣,象一片片彩色的云,那绿色的、紫色的伞儿象一朵朵彩色的花,那一双双红雨鞋象一艘艘小红船,让幼儿欣赏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的同时,又能激发幼儿动手制作彩色的雨的强烈愿望。二.利用班级的区域活动,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课堂的教学时间总是有限,如何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儿的表演能力,我们利用班级的区域角,提供适合幼儿表演的材料,供幼儿活动,如小班用无纺布做一些与故事有关的人物、动物形象,让幼儿进行简单的叙述和表演,中班将提供多种动物、人物、植物等,做成卡片式的,将卡片粘在冰棍棒上,提供沙盘,让幼儿自由讲述,按故事的先后顺序,将所需要的素材插在沙盘上,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强,可以提供手偶,利用废旧纸盒做一个电视,屏幕用很薄的布做,放在光线好的窗户边,幼儿可以在后面用手偶表演,其他幼儿可以坐在电视机前,就像在看皮影表演,效果非常好。三、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时间巩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儿童文学意境奇幻迷离,词句清新明丽,幼儿能够从中吸取丰富的美的滋养,儿童诗欣赏应大力张扬审美性,而降低认知方面的要求。文学作品通过营造情感氛围,能够促使幼儿体验和理解作品、轻松、自然地接受情感教育。文学欣赏是对作品作理性分析转为运用直接思维,强调感受,意会体悟。欣赏中采用多种活动能有助于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例如:让幼儿反复朗诵,反复品味,让他们自觉地沉浸在作品的音韵及想象中。让幼儿结合画面欣赏,闭着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把作品中描述的画面通过自己的想象绘画下来。通过电视媒体使声音和动画融为一体,幼儿更能进入艺术境界。请幼儿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