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情况汇报**市综治办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的汇报**市综治办:今年以来,我们紧跟中央的战略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综治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立足市情实际,以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为切入点,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改进社会管理方法,着力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全市又好又快发展。一、开展民生记事活动,推进社会矛盾源头化解。我们把群众工作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紧紧依托市、乡、村三级维稳综治信访工作体系,集中开展民生记事活动,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从源头上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和谐。1、进百姓门、知百姓事。做好群众工作必须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民生记事活动中,我们坚持集中式排查与经常性走访相结合,由乡村两级中心组织镇村干部、群众工作站队员和信息采集站人员,每年利用农闲时节,集中开展两次全覆盖、全方位的走访活动,这样做,既不耽误群众的农时,又提高了干部的工作效率。活动中,工作1队员人手一册《民生记事》本,逐村逐户、逐家逐院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知民事,原汁原味地记录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急、所需、所忧。同时,在日常开展的各项工作中,镇村干部也都随身携带《民生记事》本,随时记录群众反映的各类情况和问题,把社会管理和服务延伸到群众的“家门口”,在党委政府和百姓之间开通民生“直通车”。**镇**第1页共4页村许全福老人今年83岁,他的大儿子认为分家时,老人对老二和老三有偏向,因此多年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家庭关系极为僵化。在民生记事活动中,赵村镇工作中心干部了解情况后,主动做好调解工作,劝说一家人互谅互让,互相理解,最终许全福的三个儿子签订了一份赡养老人的协议,重新明确了兄弟三人在赡养老人的方式方法,许全福家多年解不开的“疙瘩”得到了化解。2、化百姓怨、暖百姓心。在干群关系中,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干部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干部放在心上;只有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亲人。为此,在民生记事活动中,我们要求广大干部必须深入百姓田间地头、坐到群众家里炕头,心贴心地与群众拉家常、话农事,零距离地与群众结对子、交朋友,并站在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化解群众的怒气和怨气。**乡**村因为村“两委”干部工作作风存在问题,老百姓对乡、村两级干部的意见很大。“民生记事”活动开展以来,该乡工作中心干部承受着门难进脸难看的尴尬,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地调查了解群众困难,倾听群众呼声,主动向上级有关部争取项目和资金,积极帮助该村解决村民反映强烈的行路和吃水问题。目前,该村硬化道路10余公里,每家每户都2吃上了自来水,群众对干部的信任感大为增强。3、排百性忧、解百性难。群众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执行制度,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为确保“民生记事”活动的实效,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保障了群众工作落到实处。一方面,对走访排查中了解到情况、发现的问题以及群众提出的需要帮助解决的难事,能够立即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不能解决的,记入“民生记事”本,及时上报乡级中心,由乡级中心汇总建档,集中处理。另一方面,乡级中心对《民生记事》中记录的情况和问题,实行周汇总、旬研判、月督查,及时进行分析梳理,统一分流、统一协调、统一督办、统一归档,综合施策,疏导化解;对职权范围以外及确属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交市级中心,由市级中心组织“专家”,会诊把脉,拍板定性,拿出第2页共4页合法合理、切实可行的处理意见,交办有关单位限期解决,有效防止了矛盾的积累激化。2010年,全市矛盾纠纷排查率100%,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5%以上,越级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