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ifcJfcJJLJJJ■■IU.I.I.I.I.I.Iilil.l.liEBIiBEBIIIIIll.MdJJJJJJJJJJJ■■■-IU.1.1,1.1.1.LI.1.1.KBUlibEBBBBBB■■■H■BBKEEEBBBaSBaaaaaaaaaaaJ4J44J44ad4d严—级评負槪佥.理轸、规律君谕耳底窝•核心点再现•说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在括号内打“V”,错误的在括号内打“X”01•同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如氢元素有三种原子即三种核素:123iH(氕)、iH(氘)、iH(氚)o()2.AX表示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一种X原子;质量数(A)二质子数(Z)+中子数(N)o()3•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0、%0两种原子即两种核素互称氧元素的同位素。()4.在多电子原子中,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5.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就是一个周期,共有7个周期,包括三个短周期(1、2、3)和四个长周期(4、5、6、7)o1至7周期所含元素种类数依次为2、&&18、18、32、26(其中7周期元素没有排满)。()6.族是指元素周期表中的纵行。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对应16个族,分为7个主族、7个副族、毗族(8、9、10纵行)和0族。其中第IA族(除氢)称为碱金属元素,第%A族称为卤族元素,0族称为稀有气体元素。()7.各周期元素的种数等于本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减去上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例如第四周期元素种数二第四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第三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二36—18=18o()8.碱金属元素(按Li、Na、K的顺序)性质的递变规律:①金属性逐渐增强,表现在:单质与O2反应的产物越来越复杂(4Li+O22Li2O、2Na+O2=====Na2O2),反应程度越来越剧烈;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②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K特殊)、熔沸点逐渐降低。()9•卤族元素(按F、Cl、Br、I的顺序)性质的递变规律: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表现在:单质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的顺序为H2+I22HI);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FvHCKHBrvH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
Cb>Br2>l2;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CIHBL<「。②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密度逐渐增大、熔沸点逐渐降低。()10•同周期元素(按Na、Mg、Al、Si、P、S、Cl)性质的递变规律:①原子半径:Na>Mg>Al>Si>P>S>CI。②金属性逐渐减弱,表现在:单质置换水或酸中的氢,由易到难的顺序为Na>Mg>AI;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NaOH(强碱)>Mg(OH)2(中强碱)>Al(OH)3(两性氢氧化物)。③非金属性逐渐增强,表现在:单质与氢气化合由难到易的顺序为SivPvSvCI;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Cl2>Br2>|2(H2+F2===2HF、H2+Cb光照或点燃2HCl、H2+Br2=====2HBr、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如H—H键),不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如H—CI)。()14.离子键一定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强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等;极性键可以存在于共价化合物和多原子的离子化合物中,如HCI、NaOH等,而非极性键存在于大多数非金属单质、某些多原子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多原子共...